返回

逆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5.第五十五章难题(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陈修真笑了笑,拿过勺子端起碗,已经在给徐讳林盛羊肉,介绍道:“京畿道以西、包括整个关内,羊肉泡馍是冬日里最地道的小吃,不论豪门贵族还是小户人家,家家户户必然少不了这道吃食。用来做早饭的肯定不常见,不过你们是第一次来,总要招待一下表表心意的,这一碗够不够。”

    “我师兄说我正长身体呢,要多吃!”徐讳林缠起袖子接过碗,眼巴巴看着陈修真。

    “那待会再来盛,一大锅管够的。对了,你师兄呢,用不用我去叫他?”

    陈修真果真如陈喜训所说的那样,称得上是华山上下最“知书达礼”的君子,可比许恕之要待他好多了。一向脸皮奇厚的徐讳林都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摇头:“不用不用,早上叫师兄,他说要打坐到中午呢,你们先吃。”

    看了看日头,陈喜训跑向前边师父那间院子,估计是叫其他人来吃饭了。

    徐讳林啧啧摇头,在落雨楼长大的他,还没见过这么有人情味的师徒关系。

    不说落雨楼这种庞大宗门,就算是换做华山其他六脉,也另有厨子丫鬟住在别院打点门人的起居饮食。而且每到饭点,都有下人拿着封闭性极好的食盒送到首座面前,更别说什么弟子可以同桌而坐了,哪需要像严厉平这样,大冬天裹着棉袄跑来徒弟院子里吃饭的?石楼峰的不讲究真叫徐讳林大开眼界。

    严厉平接过碗筷后,往小桌前的小板凳上朝南一坐,恩,一脉首座嘛,这点讲究还是要有的。

    装模作样问了声许恕之怎么没来吃饭,才听徒弟回了半句话,就哗啦哗啦狼吞虎咽了起来,可见他是真不把许老弟当外人了。

    西边小院,许恕之已经搬出了椅子坐在堂前,半仰着头,看着已经透红的白云。

    以前在茅山,师父也是同样的姿势靠在椅子上,许恕之则是进进出出忙个不停,耳边尽是师父絮絮叨叨的啰嗦声。

    一开始听着心烦还会顶嘴,到后来已经习以为常学会了左耳进右耳出,再道如今,许恕之突然有些想念师父的碎碎念了。

    看着朝阳渐渐冒出头来,许恕之懒洋洋眯起了眼,看似是睡着了,其实心里已经开始对自身眼下的处境发愁了。

    他没有像徐讳林说的那样在打坐练功,而且说实话,就算是打坐修炼,对当下的许恕之而言也收效甚微。

    结丹转还丹,在多数武人的武道生涯中,都是一座巨大关隘,能不能被灌上个“高手”之名,这一步便是分水岭。

    最初分定武道境界的两位先辈高人,一位是等同于楼官在如今一样的巅峰存在,别名“盖无双”,江湖人称“剑圣”,是首创“御剑”之法的开先河人物。

    另一位说来也巧,只与许恕之差了一个字,名为许敬之。

    此人最叫人佩服之处就在于化黄老之学为己用,自创一脉,乃是道教明净派的祖师爷。传言许敬之游历四方途经蜀中时,偶遇龙门山地震崩塌,许敬之一气分真,显出千丈身外化身,以肩扛山,硬生生将一座本将要坠毁倒塌的山峰推回山坡。现如今龙门山末段有座突兀山峰,被叫做“龙摆尾”,由来便是如此。

    这两位千年前同时代的人物,境界超然且博览群书,都有着造福后人的远大抱负,便合力定下了沿袭至今的武道十境界。

    筑基,得药,结丹,初三境炼精化气。

    炼己,还丹,温养,中三境炼气化神。

    脱胎,玄珠,瑶池,后三境炼神还虚。

    对武夫而言极其苛刻的天人境,亦被称作“得道境”,是为证仙。

    只是,恐怕只有少数传承悠久的门派或是家族才知道,两位先辈在结丹、还丹二境,其实争执不下了许久,最后还是删去了原本第四境的“辟谷”一境。

    显而易见,三、四两境被称作武道天堑,绝不是信口开河。毕竟如果按照其中一位先人的说法,本该是结丹、辟谷、还丹三境才对。

    所以说上三境的高手如此稀罕,就连繁华江南道台面上也不过一只手的数目,委实是江湖常态。毕竟跨过结丹境已是百里挑一,往后每一境都不容易,再有脱胎境的十不存一,宗师高人确实可以说万中无一。

    结丹不过是强健体魄、稳固丹田,生出一口真气,力达无穷,与常人相比自然已是绰绰有余的高手。

    可早在七百年前,北周大宗师纪观弈就已经写出名垂后世的武道心得《阅微草堂记》,其上直言:“凡修炼换形未成,不能还丹者,气血必衰。”

    通俗来讲,就是武道前三境,仍旧还是走的外家功路子,非但不能壮大气血,反而是以损耗身体为代价,寿命甚至还不如常人。

    但只要金丹换形,转成还丹后,内外如一气血反哺,便是真的登堂入室了。

    许恕之结丹之后已经异于常人,所以寻常习武之人破境的种种手段法门,在他身上都不适用。

    首先这第一步的洗练经脉,半个月前便开始停滞不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