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四人在城外客栈住宿一晚后,马不停蹄赶路,好在离京后不多时便不再下雪,马车行进无阻,一路上也并无波澜,终于在天黑前抵达华山山脚处的索家窑。
此处离京约两百里,早在步入华阴县地界之后,周遭景色已是翻天覆地。再无富丽堂皇的琼楼高阁,车流不息的宽阔大街,只有影影绰绰的郁郁青山,虽是万籁俱寂,但奇险俊秀皆在其中。
索家窑属于响彻一州的名瓷产地,此处居民的世代先人便是制窑匠人,柴、汝、官、哥、钧、定,各类窑器皆有传世名器留存下来。
天庚定都长安后,至今尚未监造官窑,索家窑乃是自先帝起便被钦定为皇家制器的窑厂之一,已有三十年。
难怪许恕之乍看去觉得眼熟,严厉平解释过后才恍然大悟,此处人家皆是四合院样式,其实便是仿造京城的民居样式。即可当做作坊,亦可当做居所。
作坊前后分别为正间和廒间,正间是瓷器坯胎制作场所,与正间相对的廒间是原料储存、加工粉碎的场所。正廒间之间相联的边屋,称“披屋”,是冶炼瓷土并储泥陈腐的场所,其上设置活动的木架,用于晾晒瓷坯,故俗称“晒架塘”。另一面边屋,才是作坊主人衣食住寝的屋子。
按严厉平的话说,索家窑家家户户都是作坊,可光是皇宫里头订下的瓷器一年到头都忙不过来,所以即便家境殷实,也没谁会摆上台面来显摆。
请帮手的人家倒是不少,不过无一例外都是筛土拌料这第一道程序的小工,祖上传下的拉胚烧胚的诀窍,世代口口相传才得以不失精粹,再者毕竟是送往京城层层把关的贡器,马虎不得。若是传到外姓人手里,赵家赏赐的金饭碗可就难保了。
到了熟悉的自家门前,严厉平伤势痊愈后精神大好,话也渐渐多了起来。一路上给许恕之介绍着风土人情,没多久便到了村口,严厉平率先走进一家饭馆。
每月宫中都有管事来验货拉货,所以小镇这儿也有聪明人早早置办了客栈酒楼,连马厩之类都一应俱全。需知宰相门房七品官,宫里头出来的人物,手指缝里漏一点出来都够他们富得流油了,还不得招待得无微不至?
还别说,饭馆看着风格简洁,底子却是没得说,菜色皆是一等一的好,看着就叫人胃口大增。各类美酒有求必应,再加上有本地出产的瓷器增色,已是不输于“楼”字号的大牌酒楼。
结果许恕之和徐讳林还没来得及感叹美味,严厉平已经下筷如飞,大快朵颐了起来,陈喜训看得那叫一个没脸见人。
鬼精的徐讳林这下是彻底绝望了,看样子这首座混的是真惨,怕是连自家门派山脚下的饭馆都没吃过几顿吧?
这一路下来,严厉平每次嘴上说着我来结账,可哪次不是等到徐讳林付完钱再憨笑着说“下次下次”,最后隔了好久才意犹未尽地从怀里抽出手来?
少年摇头叹息:“老严你悠着点,不就是午饭没吃嘛,有这么饿?”
严厉平尴尬一笑,摸了摸满嘴油:“后头还有不少山路,多吃点才有力气,我们华山险峰无数,可不是好走的。”
许恕之伸脚在桌子底下碰了碰徐讳林:“少说话,吃饭。”
账本先生抬起眼皮子看了眼这几个面生的,无精打采打了个呵欠,挥挥手叫小二赶紧去收钱。
华山派虽然名声在外,可此地是天庚三大皇家指定窑厂之一,有赵家这把天底下最大的庇护伞,自然底气十足,何况小镇居民可是连钦差大臣都面见过多次,眼界自然高了许多。即便偶有江湖人登门,也都是爱理不理的模样,就算是碰到名门华山派的门人下山,也谈不上有多恭维。
许恕之和和气气递过银票,啧啧,还真是坐地起价,可不比京城酒家来得便宜呐!
饱餐之后身子暖洋洋,几人动身上山。
华山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故“花山”即“华山”。华山有标志性的五大主峰,严厉平这一脉院落,位于地理位置极佳的东峰朝阳峰。
朝阳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
严厉平这一脉因为人丁凋零,便只占据了最偏的石楼峰,这已经是看在他首座名分下的体面安排了。
另一脉独占朝阳峰其余山头的,门下弟子可是有着将近三百人,大小院落四处分布,比起冷冷清清的石楼峰,才算有点门派兴旺的好势头。
54.第五十四章登华山(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