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3.第三十三章宗师之战(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赵成楼是半路投身道门的武夫,修为自然通玄,凭风借力后倒退十丈,将剑势轻描淡写化解。只是他一身袖袍鼓荡,久久不息,足见这一剑的威势之强。

    一招“凤回巢”,便逼得赵成楼不得不花去五成气力。

    白玉竹内力雄厚,剑气盈满剑身,几乎是每一次出剑都声势浩大,仿佛每一剑都可砍下一座山头。

    好在赵成楼气机充沛,随时可向天地剑汲取,近乎无穷。

    饶是半仙,到底还没有透彻领悟“天人合一”,借用天地之力只是少数。

    随着两位宗师渐渐使出全力,赵成楼要想抵消白玉竹蛮横剑气无穷无尽的攻击,就不得不一刻都不停歇地对天地“敞开心神”。并未铸就仙身的他,如此繁重累加,看似毫发无伤,实则付出的乃是道根损耗。

    两位高人临空对峙,各自驾驭周身雄厚气机过招,龙门石窟在内方圆十里,天昏地暗。

    招数用尽之后,两位高人飘然落地,各自点头示意。在场观战的宗师无一可与两人比肩,故而看不出胜负,只听赵成楼笑言:“棋逢对手,有趣有趣。”

    白马寺一干高僧低语一番,这才给出了“不分胜负”的结论。

    不等众人回味两位宗师仙气十足的对战余韵,九华寺青玄僧人与密宗上师松赞显仁随后进场。

    此一场,论声势不及前边两位老前辈,可两位都是以“金刚体魄”著称的佛门高僧,拳拳到肉分外凶险,反倒是最让旁观者心潮澎湃的一局。

    结果不出中原多数高手的预料,站到最后的是青玄僧人。只是战斗之惨烈,简直好比两军对垒,皆是重骑军冲杀,死战不退!

    已经结成三座法相金身的松赞显仁,光是站在那里,便让诸多高手觉得素手无策。佛门金身之“金刚不坏”,绝非浪得虚名。

    只是很不幸,他面对的是从“万雷天牢引”中涅槃而出的杨青帝。

    本就先天体魄堪比金身的杨青帝,浸淫佛法二十年,在佛门大阵中悟得《心经》,再上一层楼。一路西行时,潜伏沉寂的魔道宝典《九转玄冥诀》再度觉醒,随着境界狂升顺利完成九转大圆满,佛魔双修,皆攀至巅峰。

    从始至终,这位身材十尺的魁梧僧人,只是以最基本的大碑手、罗汉拳对敌。

    无人敢质疑他过于自信甚至自负,只因为杨青帝轰出的第一拳,密宗上师就身不由己地倒滑百丈,身子陷入石窟山壁半尺。

    此后,杨青帝一步跟上接连出拳,松赞显仁双手繁复结印,先后祭起三座法相金身,以抵御杨青帝雨点般落下的拳头。

    半柱香时光,松赞显仁不曾还手一招,三座法相被杨青帝打得支离破碎。已经深入山壁三丈的密宗上师七窍流血,废去三十年道行,当场境界跌落至脱胎境。

    当年的“圣教支柱”一人震慑辽东百家门派,可绝不是以讹传讹。

    显然是动了真火的杨青帝并未留手,也不去看被众人抬走的密宗上师,径直回到座位。也只有白玉竹笑着搭话:“早知道青玄师弟想战个痛快,我可就把那位年纪不比我小的对手让给你了,也好省点气力。”言下之意,自然是认为杨青帝与赵成楼交手,胜负也在五五之数。

    最后一场单人比试,反而是两位年轻人。

    诡异的很,小有名声的皇室子弟赵长陵肩扛斩月刀,千里迢迢赶来的何如是,同样用刀。

    被视作江湖后起之秀与朝廷接班人的两人,刀法都赏心悦目行云流水,最后是赵长陵一招惜败,确定了昆仑胜局。

    或许只有参与比试的几位顶尖高人,才能看出其中端倪。

    那个看着眉清目秀人畜无害的年轻人,似乎纯当是给赵长陵喂招才对,出手随意心不在焉,完全应付了事。

    百年阅历的赵成楼目光凝重,甚至开始怀疑,此人是否是某位隐世多年的“老妖怪”。

    因为在他身上,赵成楼这位“伪境天人”,感知到了不输于楼官的威胁气息。

    赵家老祖宗临走前那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看似在安慰赵长陵稳住道心,又未尝不是说给何如是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