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4.第三十四章登山(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兰州地处偏远,属军事重镇,但这并不妨碍当地各大酒馆茶楼宾朋满座。

    江湖上顶尖高手间的切磋,世人极少有机会亲眼目睹,这次时隔五年的宗师之战,余味十足。各地江湖好汉们,也如这盛夏天气一般,火热躁动,话题中张口闭口尽是某某宗师如何出招,好似本人就在当场见证一般。

    没有这个福分的许恕之难得休息了一日,有幸听完了目盲说书人的讲解,送走捉摸不透的皇甫青山之后,独自上昆仑。

    到底不是初出江湖的愣头青了,许恕之想到师父在江湖上的尴尬身份,想了想还是把徐讳林丢在了城内客栈。至于刘诗莺,这几日来越来越沉默寡言,原因许恕之心里明白,只好随她想通。

    生活了十几年的茅山,已经足够他在山间驰骋游荡,只是跟眼前的昆仑群山一比,显得那么渺小卑微。

    昆仑作为《山海志》中记载的万山之祖,早在远古就有了仙人住址、洞天福地的传说,被誉为七十二福地之首。这确实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有据可循。

    上古时的名山大川,多数都不为世人所知。只是随着百家振兴,修士越来越多,为了境界感悟不得不远离喧嚣,从而一批又一批人遁入深山老林。

    上三境的修道中人,皆是脱胎换骨后与天地可共鸣的宗师,虽然不如仙人神通广大,却也已经能在无形中影响一地气运。

    终年积雪的昆仑便是如此,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的武道中人隐居于此,各自气机滋润周遭环境,才孕育出如今氤氲蔚然好比人间仙境的绝美景象。

    仰头凝望看不见尽头的石阶,许恕之只觉得呼吸都顺畅了许多,他自然不知道,数百位宗师的无形气机,早已将玉珠峰滋养得俨然就是一处洞天福地。

    六月似火,即便有参天大树遮挡阳光,石板之上也有滚滚热气蒸腾。

    已是结丹境的许恕之慢慢登山,茂盛树丛中不时有蚊虫乱窜,飞近他体表三寸处皆自然弹开,就像撞上了一层看不见的屏障。

    百脉汇通之后,气机流转无滞,已然可以透出体外,与武道高人的以气御剑同理。只是寻常结丹境的气机勉强可以透体而出,要想伤人则牵强了许多,更别提能像许恕之这样自主抵御外物侵袭。

    说到底,引气诀打下的根基,让许恕之早早就达到了第七境武人才有的“脱胎”地步。

    一路并没有碰到任何人,许恕之不知不觉就走到尽头,入眼是开阔可纵马奔驰的巨大广场。

    想来也是,昆仑盘踞无数高人,号称占了全天下半数宗师。那藏有数万卷武功秘籍的“天机武库”,更有九位最低也是玄珠境的顶尖高手坐镇,自然无需设防。

    这下许恕之就尴尬了,左右看了看,还是没人出现。

    自己都明目张胆的走到这儿了,昆仑那些高人们神通广大,应该早发现了才对啊,怎么傻站了半天,还没人出来吱个声?

    许恕之看了看不远处形似宝塔的巨大建筑,大声询问几声,依旧没人回应。眺目四顾,好像也就这么一座孤零零的塔楼,壮了壮胆子,往前走去。

    走着走着,总觉得背脊骨汗毛直竖,许恕之一回头,一位笑容满面的儒雅老者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

    自习武小成之后,许恕之还是第一次被人吓出一身冷汗,连忙拱手道:“晚辈唐突上山,不知此处有何规矩,如有冒犯,还望前辈恕罪。”

    整日游手好闲的,自然是无事一身轻的南宫及了。

    昆仑隐居者,十之八九是散修,不像南宫及这样需要打理偌大宗门。所以隐退江湖之后,彻底没了肩头担子的南宫及格外舒坦,成天到晚就喜欢各处转悠。

    也就是落雨楼有这个底气而已,寻常小门小派,老一辈人不理俗世之后,可依旧无法轻易抽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到底还是高手太少,放心不下,多一位境界不低的长辈坐镇,也就多一份安稳。

    刚刚从别处山头访友回来的南宫及其实早就看见了登山的许恕之,两人境界之差天壤之别,南宫及又是刻意收敛气机,许恕之自然无法察觉。

    类似年轻人造访的情况一直不少,许多门派眼见门下培养了个有出息的弟子,就想着来武库露个脸,好让各位高人们指点一二。
34.第三十四章登山(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