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何以慰风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翡翠佛像(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善人所言非虚,一路上佛堂林立,家家礼佛,人人友善。僧人地位颇高,行人见了僧侣都要避让。男孩年少时都要剃度出家,在寺庙中修行期满,方可归家。

    江远心里一直嘀咕一件事,这天忍不住问若非:“你学问大,我有件事情琢磨不明白。佛讲因果轮回,又讲一心向善,若是人人向善那因果轮回岂不是乱套了,谁去惩戒恶人。”

    若非本想说天网恢恢,但觉得太过玄虚,便学着某位贤人说道:“恶之为恶便是恶报。”

    江远笑道:“恶人作恶当然是别人恶报,但他们自己反而因恶得利,我倒觉得还是以牙还牙的好。”

    咕噜指着远处高大佛塔,叫道:“你们看,我们到翡翠城了!”

    一座大城出现在眼前,巨石垒筑城墙,城中佛塔高耸入云。城门开出一支军队,迎面走来,浩浩荡荡,三人赶忙退避。

    宁邦兵士机警矫健,皮肤黝黑发亮,手中持着各色兵刃。部队打头是一支象兵,大象体格硕大,背上捆了象鞍,两只獠牙擦得铮亮。象兵之后是步兵,步兵身材比骑兵高大,手持弯刀长矛,凶神恶煞。弓箭手和辎重跟在步兵后面,有重甲兵护卫。两头巨象牵引一座高大楼车缓缓出了城门,楼车插满红黄旗帜,后面有一队步兵护卫。

    宁邦军队出城后开向北方,从三人面前经过,一个个侧目而视。若非见过华夏军队仪仗,眼前宁邦军队虽兵刃辎重各不相同,行兵道理倒是颇为相通。三人待最后一队兵士出了城,才催马向城中赶去。

    翡翠城毕竟是一国之都,比临江城要繁华些。街道两边是各色铺面,果蔬香料与华夏颇为不同。十字街口扩建成广场,杂耍艺人汇聚一起,引得不少行人驻足。沈家商号在翡翠城北,咕噜在街上找了人问路。

    “那边半条街都是沈家的。”咕噜说道。

    若非笑道:“沈家果然豪富,翡翠城中也有这么大产业。”

    三人走进最大一间铺子,说明来意。掌柜让伙计招呼茶水,自己去了后堂。

    不一会儿,一个年青男人从后门进来,衣着华丽,十指满是宝石指环。

    “三位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实在失礼。在下沈观棠,翡翠城商号买办。”

    “沈公子不必客气,这是沈源书信。”若非把两封书信递给观棠。

    沈观棠接过书信,拆了火漆,一目十行。

    “三位请随我来。”

    四人上了阁楼,观棠招呼三人坐下,从暗阁中取出一方宝匣。匣子里躺着尊弥勒佛像,质地刀工都称得上极品。

    “佛像雕刻找的翡翠城最好玉匠,料子也是上品。本来上月便刻好了,若不是三位到来,便只好托七宝阁运回去了。”

    “倒是哪也有七宝阁呀。”若非不由说道。

    观棠笑道:“甄家是翡翠城最大买主,南面一条街都是他家的。”

    江远道:“玉佛既已接下,我们明日便启程回去。沈公子有需要捎带的,也一并带来,不必客气。”

    “这尊虽也算精品,却并非东川王寿礼。”

    见江远和若非变了神色,观棠接着说道:“翡翠城里规矩,新刻佛像必须在无相寺开光,请佛时要献上一尊相仿玉佛。”

    若非笑道:“这里和尚倒会做买卖。”

    观棠笑道:“王宫法令,和尚也做不了主。少东家在信上说,要我好好招待你们,怎好这么快就走,等换了通关文牒,我带你们玩几日。东川王寿辰是两个月后,耽误不了。”

    若非和江远也不推辞,恭敬不如从命。咕噜当然想在翡翠城转转,也十分快活。

    翡翠城背靠大海,珍奇海货可以与玉石媲美。渔港人头攒动,四人挑了处靠海食肆,要了一桌子海味。翡翠人爱食刺身,鲜活鱼虾切割后蘸酒生食。观棠吃得津津有味,三人忍不住尝试,一试之下欲罢不能。

    鱼肆之旁有处喝花酒所在,台上舞女比春江楼更为妖艳。

    “上面便是春霄帐,看上哪位姑娘可以带上去。”龟公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道。

    彼时已有了花柳病一说,会阴烂起,周身长满毒疮,靠水银才能压下去,但日子久了命也休矣。

    若非和江远连连摆手,咕噜久在深山,还未通男女之事。

    “棠公子,今天怎么带朋友来了?”

    一位妖冶女子缓缓走来,周身赤裸,只遮了乳头和阴处。

    观棠尴尬一笑:“林老板,好久不见。”

    林老板笑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么?可惜莎姑娘在伺候别人了。这几位公子要不要玩玩?”

    观棠笑道:“我怎么觉得我们来倒像是被你们嫖了。”

    林老板笑得更厉害了:“我比你们眼界高,有的人上赶着,我还不乐意呢,老娘又不缺金子。”

    若非原以为风尘女子多为身世所误,入了歧途,这人这么一说,听得心惊肉跳。

    观棠见三人不自在,也不同林老板扯淡了。马车刚到沈家商号,掌柜急匆匆禀告,说是船上宁人闹事,十万火急。

    翡翠海港在城东,离沈家铺子很近,不到一盏茶功夫便到了。海港停泊了无数船只,一眼望去,比临江码头大多了。海船也比江船高大,吃水更深,龙骨也更长。沈家船上宁人汉人都有,闹事的是宁人。宁邦船工静坐甲板示威,要求长工钱。

    观棠斥责船把头:“咱家工钱不是最多的么?你怎么带的人,活不见多干,倒学会提要求了。”

    船把头是汉人,四五十岁年纪,常年漂泊海上,皮肤黑得透红。

    “他们不知从哪听说,汉人工钱是他们三倍,便不乐意了,也要领同样工钱。”

第二章 翡翠佛像(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