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舍弟诸葛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4章 诸葛瑾:帮人平叛当然是要收劳务费(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话分两头,视野拉回二月底的芜湖城内。

    得到步骘、陆议在闽中打得孙策知难而退的喜报时,刘备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喜出望外,并且立刻让人去通知诸葛瑾,一起同喜。

    诸葛瑾行色匆匆而来,还没下马,刘备就亲自迎到幕府的大门口外,一把拉住诸葛瑾往里走,一边走还一边忍不住拍诸葛瑾的手背:

    “子瑜,你此番可真是慧眼识英!真没想到,子山去会稽、闽中,一走三个月,最后竟能立下如此殊勋,收服王朗,击退孙策!

    我原本还期待,他能拖慢孙策几个月脚步就不错了,居然打得孙策直接知难而退、放弃了渡海作战。

    依我看,孙策折损了好几千人马,两百多条战船,至少半年之内恢复不了元气,不敢再有任何举动了。”

    诸葛瑾静静地听刘备把大致情况说完,这才谦逊一笑:“子山、陆议逼退孙策,确实可喜可贺,但我又如何敢居功?

    实不相瞒,当初举荐子山去孙策、王朗处运作,我也确实有些私心,当时只觉此事有好几个人都能做好。

    但子敬毕竟曾经与孙策、周瑜相识,让他去难免伤人颜面,容易激化冲突。而士元又形容丑陋,且临战易于自信,喜欢身先士卒,我怕有个闪失。

    子山擅长斡旋分化,而且吃过苦,不易张扬激怒人,最后就决定推荐他了。其实多少有点看当年同窗之谊、任人唯亲了。”

    诸葛瑾也犯不着在这种场合装逼,非要显得自己在用人识人方面也神算无遗策。刘备对他的迷信已经够强了,恰到好处谦虚一下,显得自己歪打正着、有点提携同窗的私心,也没什么不好。

    坦荡一点,大家彻底把话说开。

    再说刘备自己用人就有点私心,他也并不是绝对的任人唯贤。

    比如对于关羽、张飞,虽然这两人确实是万人敌,尤其关羽是当世少有的名将之才。但刘备对他的信任和重用程度,也显然是超出关羽的才能本身的。

    所以刘备对于诸葛瑾的解释,果然完全没当回事,还理所当然地说:

    “内举不避亲,本就是人之常情!哪怕一件功劳,三个人都能立,优先挑更亲近之人去立,那不是应该的嘛!这有什么好解释的!

    对了,曼才莫非也有什么独到的军略潜力,只是我不曾看出来么?以后要不要给他也寻个机会?”

    刘备说着说着,似乎对于“诸葛瑾同窗”这个圈子的信任度大为提升,想起严畯也是诸葛瑾的同学,当初跟步骘一起来投。

    如今步骘一鸣惊人,展示出了抚略闽中的才干,刘备虽然觉得没看出来严畯有什么本事,但也不由心虚,暗忖莫非是自己眼光不行。

    素来以识人用人著称的刘备,竟也有为自己眼力不自信的一天,实在是诸葛瑾创造的奇迹太多了。

    好在诸葛瑾及时给他踩了刹车:“曼才就算了,他不是掌军务的料,平生不过治经典而已。让他料理民政,或许能有操守而不贪,任由百姓清静无为。但要说因势利导、趋民为用,还是差了点。

    依我看,曼才之能,还是放在监察吏治,整顿风气上比较适合,这个位置,只要清高不群就够了,再钻研一下典籍律法,不偏不私,就能做好。”

    历史上严畯在孙权手下、鲁肃死后孙权就想让严畯接任,严畯自己也说了自己军事上就是个废物,恳求流涕,孙权终于收回成命改用吕蒙。

    演义里“舌战群儒”的台词虽然是罗贯中编的,但罗贯中安排严畯问孔明“平生治何经典”,也算是抓住了人物特征。这就是个一辈子治经典的老古板,只不过人品还行,不群不档。

    刘备听诸葛瑾说得郑重,才算是放弃了“继续发掘隐藏属性”的念头,只是意兴阑珊地说:

    “既如此,也就罢了,这次子山、陆议立下如此功劳,该如何升赏他们呢?子瑜,你可想好官职了?”

    陆议终究是太年轻,十七岁,还未取字,所以“伯言”这个称呼如今是不存在的,刘备屡次提到,只能直呼其名。

    诸葛瑾也顺势说道:“主公,陆议过于年少,尚未行冠礼,也未取字,还是不要操切为好。

    何况陆氏全族大多还留在吴郡,看子山书中所言,他们尚需顾元叹荫庇掩护,不如暂缓封赏,以免打草惊蛇,只让使者口头传达勉励,许诺吴郡光复之后,自然会直接拔擢显职。

    至于子山……他既与我同窗,职务升迁,我实不便参与,主公自行定夺便是。”

    刘备想了想,便拍板道:“子山为从事中郎之前,不过历任县令。那如今就先让他当几个月郡丞吧,增加一些郡级的地方历练。将军府的从事职务,自可保留。

    听说王景兴那儿,郡丞虞翻倒也有一直相随,算是个忠义之士,咱也不好褫夺虞仲翔的权位。

    不过既然许了王景兴常镇闽中,将来我自会上表朝廷,恳求将会稽与闽中拆分二郡,王景兴、虞仲翔自留闽中为太守、郡丞,子山可为会稽郡丞。将来平了吴郡,再升子山为太守也可。

    陆议那边,可以传话回去,现在先暗中以军司马职权行事,平吴后可升为都尉,若后续平吴过程中还有战功,也会酌情升赏。顾元叹德望素著,也可在吴地拆郡为太守。”

    诸葛瑾没有提任何意见,直接代表步骘谢过了刘备的提拔。

    处理完封赏之后,刘备想到孙策最近的吃瘪,内心愈发热切起来,甚至有了一丝冲动,想试试能不能挑衅孙策自己不冷静、来侵略他这个扬州牧,然后制造反击灭之的机会。

    虽说诸葛瑾早就为他计划好了先打黄祖、再从吕布手上捞一票的既定计划,但毕竟其他诸侯兵力大损的机会摆在眼前,要说毫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

    刘备便继续追问:“子瑜,孙策折损了这么多兵马钱粮战船,我们有机会挑衅孙策主动对我们下手,然后反击灭之么?”

    诸葛瑾听了,虽然苦笑,但也能理解,他只好再劝刘备注意自己的节奏,不要被突然冒出来的意外打乱了秩序:

    “主公,先明攻黄祖、以示我军奉诏忠义之状于天下,再暗助元龙起事,这不是早就商议好的方略了么?去年陛下升主公为车骑将军的旨意里,就提过这几点要求了,主公不先攻黄祖,于奉诏大义有亏啊。

    何况我军要假装接应元龙时、一切都是‘临时起意、仓促为之’,那就更需要确保届时我军主力被牵制在夏口方向,否则怕是难以向朝廷交代。”

    这两点都是老生常谈,刘备其实已经听过好几遍,所以诸葛瑾再一搬出来,他立刻就冷静下来了。

第184章 诸葛瑾:帮人平叛当然是要收劳务费(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