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舍弟诸葛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章 发兵东冶(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然,这种把柄现在还没到发作的时候,将来刘备想动手时,这些都是给孙策提前埋的雷。

    步骘完成了这一站的主要任务,也就准备继续往南赶。他在吴县又住了一天,便回到华亭,准备出海。

    另一边,自从四天前跟步骘告别后,陆议也没闲着。他言而有信地次日一早便从华亭老家出发,骑马六十里来到吴县,拜会姑父顾雍。

    陆议这是特地跟步骘错开时间的,以尽量降低外人的联想。步骘前一天晚上大张旗鼓就来了,陆议则次日下午才低调姗姗来迟。

    以顾家和陆家世代联姻的交情,也绝没有人会怀疑他为什么要来探望姑父姑母。

    到了顾府后,陆议也不着急,先按照正常礼数,跟顾雍聊了很久。

    顾雍今年也才三十二岁,但他都已经是当外祖父的人了——他妻子陆氏比他还小两岁,但十五岁就生下了长女,然后他们的女儿又是十五岁生子,不得不感慨他们家在开枝散叶方面实在是发指。

    顾雍此人不苟言笑,对内侄无非是说些劝勉的场面话,让陆议不要忘了读书修身。然后又让儿子顾邵出来,板着脸让他好好学习表哥,一副拿“别人家的孩子”当榜样的架子。

    顾邵摊上这么个爹也是倒了血霉,除了唯唯诺诺表示受教,完全没法反抗。

    而陆议就趁着姑父教训表弟的机会,赶忙表示自己有话要找姑母聊。

    顾雍让他自便,陆议就闪到后宅,见到了姑母。

    姑侄相见,陆议先铺垫了一下家族受到车骑将军、刘扬州之重视招揽,但也没把话说透,只说自己愿意为族人奔个前程,但族中在吴地的家业也不好舍弃,所以希望借故分家。

    陆氏听后,只是觉得似乎对侄儿名声不太好,担忧道:“若是闹出重立家主、分家析产的风声,将来不会影响你们仕途么?”

    陆议:“侄儿自有计较,此计也是得到了车骑将军密使首肯的,车骑将军当知我家苦衷。”

    陆氏不懂谋略,但她知道这个侄儿读过四年兵法,也就没有再坚持,就这么说定了。

    临走时分,陆氏只是最后追问了一句:“此事自当隐秘行之,但若是你姑父问起,可能让他知晓其中内情?你姑父素来正道直行,若不让他知道内情,他以为我们陆家闹出有违孝悌的丑事,不知会如何痛愤,反而不美。”

    陆议想了想也是,姑父顾雍是个连酒都不喝的刻板之人,但是大是大非方面,还是很有拿捏的。

    这种事情与其瞒着他,不如把话说开了。以顾雍不苟言笑的脾气,是绝对不用担心外泄的。

    说不定还能帮陆氏保守秘密、互相监督。

    陆议便谢过姑母,陆氏也立刻把还在外面训儿子的丈夫喊到后宅,直接挑明了陆家投效车骑将军之意。

    顾雍闻言,果然微微一惊,但表面上完全看不出来。

    稍微定了定神后,顾雍只是平静说道:“各家自有决断,你们陆家的事,何必说与我知。这等大事,若是不秘,必失其身!”

    陆议连忙把前因后果和具体计策说了,顾雍听完,确认陆家不是临时起意,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

    “孙氏本非长久之主,不过是仗着兵威,临时僭窃吴会。你能有心投效朝廷戡乱,这是好事。族中事务不必挂念,有我在,绩弟与诸侄必能遮掩。”

    陆议终于松了口气,姑父开了这个口,他就知道留在吴郡的族人彻底稳了。如此陆家两边都有退路,哪怕刘备一年半载内打不过来,也不怕夜长梦多。

    以顾雍的能量,要掩护几个人还是很容易的。

    ……

    此后两三日内,一切果然按照陆议的计划实施了下去。

    吴郡陆氏内部,好巧不巧便爆发了一场陆氏对弟、侄掌管家事权力的质疑,然后陆议便不得不交出了权力,让叔父陆绩管家。

    陆议因此不忿,还干出了一些“利用放权前最后的机会,转移家产、隐匿家丁”的把戏,想让自己多分润一些实际好处。

    其他有点亲故的大族,看了陆家这幅样子,也是暗暗摇头。心说陆家上一代的族人凋零早亡,年轻一代青黄不接,果然闹出事来,陆家将来怕是难有大作为了。

    陆议趁机把族中懂水文、跑过海的,以及负责水路远途行商的宾客、家丁,全部聚集了起来,

    又稍微找了几条不适合出远海的普通小船,然后就趁机转移了——陆议倒是也想找海船,无奈陆家好几条海船都被孙策征用了,陆家对外已经上报说族中再也拿不出海船了。所以这次还是别拿海船出来,以免走漏消息惹来怀疑,刺激到孙策。

    步骘出使完孙策、启程离开后次日,陆议也带着人远航,宣称是行商。实则经过两天的航行,勉强来到甬东嵊泗列岛那个海盗岛,跟步骘会师。

    “贤弟肯来,属实高义,将来车骑将军一定不会亏待贤弟的。还请上船吧,你们那些小船,留在此地即可,不适合远航。”

    步骘直接邀请陆议的人上他的船。

    而陆议在看到步骘的海船时,也是大惊失色,他从来没想过海船还能这么造:“这是什么船?为何看上去如此……流畅?一看便是乘风破浪的好船!”

    步骘看到对方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也是得意不已,与有荣焉地说:“这可是诸侯兄弟切磋巧思所成,非比寻常!怎么样,有如此好船,可有信心将来在海上拦截孙策的运粮船队了?”

    “这还得实际行船摸索数日才能确定,但诸葛之名,果然非凡,”陆议倒也不敢托大,措辞很谨慎,但佩服之情已溢于言表。

    说着说着,他忽然又想起一个事儿,便继续请求:“对了,步兄,我此番前来,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步骘:“但说无妨。”

    陆议:“我们陆家此番能金蝉脱壳,还多亏了姑父元叹公代为遮掩。我不在时,族中多赖其庇护。将来车骑将军若能成功戡乱,击走孙贼,不知可否为元叹公也谋取应得之职。”

    步骘:“这有何难?我虽未得主公明令,但也曾听主公说起过吴中群贤,以元叹公为首。有元叹公这样的德高望重之士来投,便是为一郡太守亦无不可。”

    陆议:“多谢,如此我也对家族有个交代了。为免夜长梦多,咱还是尽快启航、前往东冶吧。”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