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6章 学习燕王!(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36章  学习燕王!

    远处,海盗在整顿溃退的溃兵。

    城头,将士们欢呼声落下后,也开始抓紧救治被海盗箭矢射中的同袍。

    不过这一战,被城下箭矢射中的同袍并不多。

    一直守在云梯附近的将士,只有一组五人。

    大部分将士,都站在靠城内一侧墙头,三五一组,随时增援。

    敌军靠近城下时,弓箭手只能射中,站在靠城外一侧,守着云梯的袍泽。

    ……

    嗒嗒嗒……

    朱棣在安抚受伤将士时,急促脚步声中,身后传来声音:“殿下,沈将军派人来了。”

    朱棣错愕。

    转身……

    跟随亲兵兄弟赶来的将士,忙捶胸行礼,“卑职拜见殿下,沈将军……”

    徐辉祖听到动静赶来。

    听闻沈仁赶往镇东卫,会尽快出兵的消息,不由惊的瞪大眼睛。

    沈仁中邪了?

    之前恨不得求姐夫,千万别靠近他。

    现在上赶着出兵帮忙。

    还要把倭寇的两百艘战船全都截留下来,送给姐夫?

    有了这两百艘战船,再从福建就地招募一些善驾船的青壮,直接把海防就地转化为水兵。

    姐夫就能拥有一支,两百艘战船的水军了!

    训练一段时间。

    凭这点力量,称霸四海是说大话。

    但也能成为,大海之上,最强势力之一!

    据说,陈祖义战船也不过三四百艘罢了。

    ……

    朱棣等沈仁亲兵说完,笑着感谢:“多谢沈将军增援,不过,回去转告沈将军,希望沈将军慢一点行军……”

    沈仁亲兵惊的张嘴。

    燕王要独自坚守闽县三天?

    三天后,才准自家将军封锁闽江水道?

    亲兵余光往城外倭寇阵列方向看去,‘倭寇近万人,燕王竟想凭借一千五百人,坚守三天?’

    亲兵虽然不清楚朱棣为何如此。

    可还是领命匆匆离开。

    亲兵一走,徐辉祖就忍不住了,“姐夫,我们为什么要独自坚守三天?”

    一旦倭寇分兵攻打其他三面城墙,他们就十分凶险。

    现在的情况,援兵越早越好吧?

    朱棣摇头,“沈仁即便现在已经到了镇东卫,也不可能现在就来,但倭寇很快就会分兵攻城。”

    “所以,我们能不能守住,靠不上沈仁的援兵。”

    ……

    镇东卫只有一个卫。

    即便全军出动,也只有6500人。

    一旦封锁闽江,陈祖义横亘在闽江入海口的大军,必然要进攻沈仁。

    同时,城外的倭寇一旦知晓沈仁参战,必不敢再攻闽县,会仓皇撤退。

    单凭他手中的一千五百兵力,再加镇东卫一卫人马,根本不足以将登上闽县的八千倭寇全都留下。

    ……

    “所以,我们坚守三天,打三天,最大限度消耗城外倭寇,接下来收官之战,才能全歼登岸倭寇!”

    徐辉祖暗暗吸气。

    姐夫是给点颜色就开染坊。

    之前谋求让倭寇损失惨重自行退兵。

    现在倒好,竟然谋划,全歼登陆倭寇。

    胆子是不是太大了点?

    朱棣并不知徐辉祖腹诽,转头,“张武,马上派兄弟从南门出城,找到谭渊,告诉他,只要咱们能坚持住,他就不准动,给我藏好了!”

    谭渊在南门五里外一片林中隐藏。

    原计划,一旦倭寇分兵攻城,攻城期间,突然发起奔袭,予以倭寇再一次沉重打击。

    可现在,他准备把谭渊这股力量藏起来。

    让倭寇误以为,他所部亲兵,也在城内参与守城。

    一旦沈仁封锁闽江。

    倭寇仓皇逃窜时。

    谭渊部出其不意奔袭掩杀,可以发挥更大战果。

    咚咚咚……

    张武领命离开时,城外,鼓声响起。

    倭寇分兵了!

    两支各两千人倭寇、海盗,分别往北南、南门而去。

    朱棣暗暗深吸一口气,“辉祖,去传令东门李渔,往南北两门各增援五十兄弟,通知城内,谭渊给我留下的五十兄弟,分别去南北两门!”

    徐辉祖领命后,就匆匆离开。

    他很清楚,最大的考验,马上就要开始了。

    挡住这一波攻击。

    倭寇最猛的进攻势头就挡住了。

    片刻后。

    闽县城头又一次响起喊杀声。

    “南北两门也传来喊杀声!”

    “倭寇三面围城了!”

    “老爷,闽县就一千五百守兵,听说倭寇有一万人,怎么可能守住,咱们从东门逃吧?”

    “逃?徐小公爷发妻,亲自披甲坐镇东门!她会让咱们出城?燕王说了,守城期间,乱城中人心者,就算他战败,事后都要杀人!”

    ……

    当南门、北门、西门三面响起喊杀声时。

    本来就紧张的闽县士绅、百姓,瞬间坐卧不宁,恐慌不安。

    ……

    南门。

    一里外,一个小山包上。

    谭渊带着几名把总站在马背上眺望。

    目睹倭寇突破,登上城头,三五为一组的海防士卒,慌乱奔冲增援,可倭寇却在不断扩大登城点。

    几人全都面露焦急。

    一名把总怒骂:“海防上这些废物,怎么这么简单的战术都做不好!”

    把兵力,分为若干个小的团体。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兵力不足时。

    可以让有效的兵力,投射到最危险的地方。

    如果不这样做。

    按照朝廷原本的军制。

    一个小旗带10个兵。

    本来,有些云梯,5个兵就能守住。

    兵力富裕的情况,用十个当然没问题,更保险。

    可兵力不足的情况,就是浪费,如果十个兵,分两组。

    空余的一组,就能投射到,更需要兵力的云梯附近。

    很简单的战术。

    殿下早以原来的小旗为单位,分好了组。

    每组都是熟人,选出来的也都是在本小旗内,有威信的。

    殿下安排的如此详细,可这些废物,临战中,竟然像无头苍蝇一样。

    谭渊紧盯城墙,看张武带着五六个兄弟冲杀过去,总算把倭寇在城头的扩张势头压住,海防士卒渐渐稳定,这才说道:“海防好些年没打仗了,而且,咱们觉得简单,是因为殿下早让咱们这样训练,咱们刚开始,不也是乱糟糟嘛……”

    从金陵离开。

    一路耗时三个多月赶往福建途中。

    沿途殿下就给他们进行分组。

    以五人五马为一个兵力单位。

    模拟演练,战场奔杀中,若干个兵力单位,任意组合,投射兵力。

    刚开始,他们也做不好。

    直到后来,慢慢演练,才渐渐适应。

    当然,骑兵五人为一组,战场进行任意匹配组合,进行有效的兵力投射。

    难度比步兵更大。

    这要求,每一个骑兵都有十分娴熟的马术才行。

    好在,他们这群人,跟随殿下转战草原时,不知累死了多少战马,练出了一身好骑术。

    “赶下去了!张武好样的!”

    突然,有人惊呼,打断谭渊思绪。

    谭渊凝神看向城头,目睹张武一刀砍杀最后一个倭寇,彻底肃清倭寇占据的登城点,不由笑了。

    这小子,真正成长起来了。

    不枉皇爷、娘娘把明霞姑娘许给他。

    这一天。

    南北两门,险象生还。

    好几次,朱棣迫不得已,一边硬抗陈部精锐猛攻,从西门抽调援兵,增援南北两门。

    虽然凶险,可到底守住了。

    一天时间,倭寇几乎连番进攻。

    在火药罐的轰炸中,丢下两千多具尸体,临近天黑前,悻悻收兵,退回下午开始修建的大营内。

    起初,陈寿根本没有修建营寨的打算。

    陈寿打定主意,要在闽县县城庆功。

    可午后,越打,陈寿信心越弱,才开始修建大营。

    ……

    倭寇大营。

    也没什么营帐。

    海盗从不准备这些东西。

    一群群倭寇,凑在一堆堆篝火附近,从闽江登岸时的轻松早消失不见,取而代之,则是满脸凝重。

    最中间一堆篝火旁。

    陈寿为首的首领们,在火光映照中,默默吃着干硬的饼子。

    琢磨着,为何兵力优势这么明显,明明,整个闽县城防,一直就摇摇欲坠,可怎么就打不下!

    啃不动!

    咬不烂!

    “谁能说说,为何明四皇子的城防,明明一直摇摇欲坠,怎么就不倒?”池田恒兴突然开口,目光看向其他首领。

    这个问题他想不通。

    他们伊丹池田家,若是有这种防守能力,那可就太好了!

    神田孝信嘴唇动动,话到嘴边,又咽下去。

    他看出点门道。

    可为何要告诉池田家呢?
第336章 学习燕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