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法兰西179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2章 在柯尼斯堡(上)(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突然,一名士兵失手将铁钉砸在脚上,痛苦的哀嚎声让周围的人都为之一颤,然而短暂的慌乱后,工作又迅速恢复了紧张的节奏。

    在通向柯尼斯堡与涅曼河的道路上,马拉的辎重车队蜿蜒数十公里,如同一条蠕动的钢铁巨蟒。每辆四轮货车都装载着帐篷、粮草、军需物资、火炮及弹药,车轮在碎石路上碾出深深的辙印。

    挽马的脖颈处蒸腾着白气,车夫们挥舞着长鞭,催促着疲惫的牲畜前行。车队旁,传令兵骑着快马来回奔驰,猩红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迟到的铁轨!”见状,安德鲁心中不禁摇了摇头。

    四、五年前,他便下令修建从杜塞尔多夫向东的铁路。得益于北德平原平坦的地势,铁轨铺设工作相对顺利,基本不需要施工难度极大的开挖隧道,或是工期延长的削平山丘。

    施工队没有在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和威悉河等南北走向的河流上,建造耗资巨大的铁路桥,直接选择了简单方便的铁路渡口,或是绕开河道继续前行。

    这条从法国西部延伸出来的铁路,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陆续将杜塞尔多夫、埃森、多特蒙德、比勒菲尔德、汉诺威、沃尔夫斯堡等城市串联起来,直至六百多公里外的波兹坦和柏林。

    但即便如此,铁路建设的速度仍赶不上战争的脚步。工人们日夜奋战,铁锹与十字镐的敲击声在旷野中回荡。为了加快进度,安德鲁甚至征召了大量葡萄牙战俘和沿线的平民充当劳工。

    然而,铁路修建依旧耗费了大量时间和资源,许多路段只能暂时用木质栈桥替代,安全性难以保证。

    夕阳渐渐西沉,远处的铁路线上,最后一列满载物资的马车正缓缓驶向柯尼斯堡。

    安德鲁凝视着蜿蜒的马拉铁轨,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如果一年之后,这条铁路能够按时完工,成功延伸到涅曼河以东,那么法军的补给效率将提升数十倍。但现在,他只能依靠这些缓慢的马拉车队,在泥泞的道路上与时间赛跑。

    夜幕降临,柯尼斯堡的灯火次第亮起。城堡下方的军营里,篝火映照着士兵们年轻的脸庞,他们围坐在一起,擦拭武器,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

    而在铁路沿线的各个站点,工人们仍在挑灯夜战,试图在大战爆发前完成最后的铺设工作。这场与时间的竞赛,将决定着法军能否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占据先机。

    随着夜幕降临,演练仍在继续。火把被点燃,橘红色的光芒将练兵场映照得如同白昼。

    士兵们在火把的光影中继续进行夜间战术训练,口令声、武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而站在塔楼之上的安德鲁,目光冷峻地注视着这一切,心中默默评估着部队的战斗力。

    晚餐过后,法军统帅部的会议室变得灯火通明。

    此刻,联军的总参谋长贝尔蒂埃上将,正在侃侃而谈,他向最高统帅、各方面军总指挥、各集团军司令,汇报敌我双方的军情。

    贝尔蒂埃顺手捞起一根木棍敲击着沙盘:“……现在我们可以基本确定的,俄国人在涅曼河东岸的立陶宛总督区,部属有10万正规军,以及约6万辅助民团,我们的第一波攻势就要撕开这个缺口。”

    他指向标有“科夫诺要塞”的位置,“……原定的计划保持不变,第六军实施佯攻正面;第三军和第五军,从侧翼包抄,第七军和第九军,负责……记住,战斗一打响,我们需要在两周内占领四百公里外的维尔纽斯,饮马维尔尼亚河……”

    牛油蜡烛的火苗在穿堂风中不安摇曳,将高级将官们的影子扭曲成张牙舞爪的怪物。

    安德鲁不禁摇了摇头,那是贝尔蒂埃的战略还是太保守了,总以为卡尔大公指挥的俄国-军队,会傻乎乎的立足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一线的城堡要塞,等着装备精良,且数倍于己的法军主动来攻……

    尽管安德鲁已和自己的总参谋长谈了数次,要求贝尔蒂埃在进攻斯摩棱斯克之前,战略方向要表现的大胆、大胆、再大胆一点。

    那是站在上帝视野的安德鲁非常清楚,实力不济的俄国-军队不打算与法军进行大规模决战,而是准备借助俄国的战略纵深,以及战无不胜的“冬将军”,来实施一场没有底线的消耗战。

    安德鲁几乎可以肯定,卡尔大公与亚历山大已达成一致意见,决心放弃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甚至是俄国的首都,圣彼得堡。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