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丹田为“小千世界”,同样遵循阴阳调和的规律,虽然并无任何具体形态,可在许恕之“眼中”就截然不同。
浩瀚丹田内,真气混沌正在缓缓转动,牵引丹田壁之外的一丝丝真气渗入,壮大自身。有六柄呈飞剑形态的精纯真元,正在丹田内无规律地飞窜。
说来奇怪,许恕之自己内视丹田,并不觉得有多大。可与寻常飞剑大小无异的六柄剑,在其中飞速运行,仿佛永远都探不到边,相比于此处的小千世界,如沧海一粟。
武人真正的御剑,公认是脱胎境才有的武道神通,道家修士自然除外。
许恕之现在还才堪堪位于下三境巅峰,距离那遥不可及的脱胎境可不是一点半点的远,自然没法御剑。
他仿造分心诀中的御剑术,在丹田内以气拟剑,才渐入佳境,如今已有六把真元剑游荡其中,每把剑单独操纵,已是得心应手。
许恕之也是偶然翻到一本《七十二路指剑》,此秘笈讲述由肩胛处发力,凝聚剑气至指尖射出,可视铁甲如无物。
如此不俗威力,要求自然也不低。
简单一指剑气,其中一气流转所途经的窍穴就有三十一处之多,若没有高深境界作支撑,几乎是妄想练成。可许恕之恰恰对气机的掌握可称同境无敌,是以即便内力稍显不足,却也掌握了指剑的全部精要。
日落时分,端坐瀑布之下的许恕之收回心神,六把气剑各自消散化作混沌,丹田重归寂静。
瀑布下方只有一丈方圆水塘,再往下便是悬崖,万钧水流直下百丈冲入深潭。端坐巨大鹅卵石上的许恕之睁开双目,站起身后一拳挥出,最最简单的雪崩式却也是三招拳法中杀伤最强的一式。许恕之提气纵身,从厚重瀑布中劈开的一处口子里冲出,回到岸上。
最开始,从不离开玉珠峰的司马郎君时不时还会在旁观看指点,到后来,已经放任许恕之自己修炼。
期间倒是有几位老前辈来过,徐讳林那小子把“武功林”当成厨房,隔三差五拉着他们来大快朵颐,与许恕之也算熟悉。
其实原本大伙儿都想看一看陆青云的传人是如何与众不同,只是许恕之性子内敛,平时参悟功法也都是沉思居多。几位老家伙通了通气,觉着他资质悟性不佳,瞧着还真没什么特别的。
倒是有一日,一位脱胎境高人见许恕之练拳时出手精妙,便提议切磋一番,他自然会压制同等境界。百般拒绝后还是没法推辞,许恕之只好答应下来,调整状态后以便全力以赴,希望不至于输得太惨。
谁知等到开打,情况彻底出乎预料,拳掌才与许恕之接触,那位名气不小的高人就差点吓出一身冷汗。对方手上传来的内劲之汹涌,阅历非凡的老人差点怀疑他隐瞒了境界,一招就被打了个趔趄。
许恕之随后以短打连招紧逼对方,脚下步履快若奔雷,一拳叠一拳,十八拳后将那位前辈彻底击退至一棵古树之下。
老前辈后背撞在需两人合抱的巨树上,古树震颤,抖落树叶无数。那位前辈若不是中途强行再提一层境界,怕是要更加难堪,眼下好歹还只是轻伤。
一老一少的交手,落幕之快,双方都有些不敢相信。
久经战阵的老人也不动怒,只是笑着夸赞了一番许恕之。
可往后的日子,也不知怎么就传出了消息,隔三差五就有某位隐退多年的江湖前辈前来切磋,当然也都默契地压制了境界。
有了防备的老前辈们可就没那么简单能应付了,初始几位未到宗师境的前辈来试手,许恕之皆是险胜,已经应付的相当艰难。
等到这群吃了败仗的老前辈们回去后,各自探讨许恕之的出手招法,想通之后又找过来,说是说的好听,叫“活动筋骨”,实则分明都调动了结丹境巅峰的内力,而且出手那叫一个全力以赴。
事情传开后,甚至于还来了几位“兴致不错”的玄珠境宗师人物,彻底没辙的许恕之只好老老实实挨打。其实他也有猜测,这些前辈铁定是来“报仇雪恨”的。
相比一呼百应人缘极好的徐讳林,他这个师兄真是格外的凄惨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