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楼前,三人已经相互传阅看完陆青云那封信。
一个正值风华年纪的天才人物打落尘埃,十有八九会抑郁寡欢、性情大变,更别提有心思再去钻研武学。可陆青云偏偏就做到了,而他不仅仅是借鉴不同流派来改善功法,而是自创一道,可谓开武学之先河。
三位境界超然的高人皆难掩敬佩神色,不过司马郎君的晦暗眼神中,更多的还是惋惜。
昔日同辈之中,唯独陆青云最为放荡不羁,也唯独他最为心怀博大。就只有陆青云,见面就跟他侃侃而谈吹牛打屁,没有半点悬剑阁“剑子”的架子。
司马郎君师承一位隐修,并非出自名门,行走江湖后见多了各门各派是如何排外。结交陆青云之后,两人互相切磋证道,出自三大派之首悬剑阁的陆青云并无门户之见,师门秘笈随手就借给司马郎君参阅。
他自创的功法,就这么送给昆仑公布于世,这种气度胸怀,从一而终。
许恕之跟着司马郎君走向藏书楼后方密林,至于去干什么,司马郎君只说按照昆仑规矩,需要该功法传人自己亲笔写下。
“天机武库”之后,是立碑无数的“武功林”。
此处树木格外巨大,参天枝叶遮阴避暑,走进空旷平地之后,只觉得遍体凉爽。数百块石碑参差立在林中,造型相仿,许恕之走近后才看清,石碑上的字迹大小形状不一,想必都是该功法的所有人亲手刻下。
司马郎君在一块等人高的石碑前停步,露出一丝微笑道:“此处石碑,皆是历代巅峰高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内功心法七十三篇,剑法、刀法六十七篇,武道感悟心得十一篇。你既然是替陆青云进‘武功林’,随意挑一块空白石碑刻下便可,多年之后,亦是造福后世的一代先辈。”
许恕之点点头,这才想起来自己上昆仑时以示尊重,所以并未佩剑。发簪倒是粗糙的铁质,可既然是代师父刻碑,就想着不能马虎应付,便歉意道:“过些时日可不可以?手头没有称手兵器,晚辈怕白白糟蹋一块石碑。”
司马郎君皱眉:“你急着下山?”
许恕之还真是不会察言观色,点点头道:“不瞒前辈,晚辈师弟还在山脚县城内,他正是家师之子,晚辈放心不下。”
司马郎君“哦”了一声,瞬间拔地而起,冲出密林。
目瞪口呆的许恕之张大嘴巴目送他离去,左右看了看空荡荡的林子,心想:这都是什么事啊!
结果几个呼吸后,一道黑影又从天而降,司马郎君回到了原位,云淡风轻道:“已经托人去接陆兄的后人,你可以放心了。”
看不出来,高深莫测的司马郎君,还是个急性子?
许恕之怕这位前辈没什么耐性,只好先观摩观摩附近石碑,以便自己动手时不至于太丢份。只是伸手摸上石碑时,许恕之才发觉不对劲,怪不得这林子里格外清凉,原来寒意出自通体冰凉的石碑本身。
用上内劲捏住石碑一角,触感与寻常石块完全不同,许恕之不由愣了下,问道:“前辈,这石碑质地怎么如此坚硬?”
司马郎君指了指头顶:“玉珠峰距离顶峰百丈开始,就是终年积雪,石块便是从那凿下。对了,普通铁剑,砍不动这石块。”
一脸无语的许恕之看向司马郎君,哭笑不得道:“那前辈可就高看晚辈了,晚辈可没这份功力徒手刻字啊。”
自顾自转悠一圈后,司马郎君停在一块通体乌黑、看着就刀枪不入的石碑前,拍了两下,满意道:“就这块吧,风吹雨打几百年也问题不大。”
你是问题不大,我问题就很大了啊。
光是听那随手两下“轻抚”石碑的沉闷巨响,许恕之就已经龇牙咧嘴,看这动静,他拼了老命怕也砍不出多深的痕迹,这不是为难人么。
沉默片刻后,司马郎君突然问道:“陆青云为什么收你做徒弟?”
36.第三十六章遗信(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