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3.第二十三章武道之途(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之后的消息也已经无需韩放亲眼见证,晋琅与同门师兄殷无尽都死了茅山,师门传下的一本高深内功心法去向不知。韩放想到怀中秘笈,心神激荡不已。

    这种仅限于一州县内的事,转眼也就被人遗忘,只是随后关于悬剑阁陆青云的消息,传得天下皆知。韩放想起了那个身份不明的年轻人,手中秘笈已是让他大开眼界,而眼前分明有一份天下最大的机缘在等着他,怎能轻易错过?

    ……

    既然能在茅山等上六天,可见韩放的耐心与心性不是一般的好,所以一路上凭着蛛丝马迹尾随许恕之,不曾失去方向,也不曾贸然出手。

    身旁两位镖师,黑瘦马脸汉子名叫马楚,身材最高五官方正的名叫张世萧,与他都是过命的交情。韩放一路将前因后果都说清,也不怕两人有什么异心。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彼此替对方挨刀的事多了去,三人早已是异姓兄弟。

    那本晋琅给他的心法,三人早就传阅一遍,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研习修炼,几人终于看到了真正的武道坦途。韩放进境最快,如今已经气息深厚内力不俗,也难怪三人中韩放虽然年纪最小,其余两人还是一切以他为主。

    如他这种同等天赋的子弟,放在大宗门大世家,必然是师门长辈寄予厚望的人才。

    韩放走镖多年,黑白两道打交道虽多,但自身从不走歪门邪道,这次窥探他人秘笈,也是练武心切。只需要江湖上闯出名气,何愁没有机会当上王侯门庭的座上宾,最不济,也能到手护院教头之类的油水差事,对他来说,习武只是为了活得更好而已。

    如今更上一层楼后,已是第二境巅峰,韩放自认如今比起镖局头头来,也是不逞多让了。只是对韩放而言,这还远远不够。

    自古唯有成就结丹境,习武之人的内力才可随金丹转真气,孕育真元后才是登堂入室,韩放已经等不及了。

    这些天一路都是走的驿道,人流稀少,加上今晚前方并无驿站,韩放知会两兄弟各自蒙面,准备动手。

    荒郊野外露宿,破绽最多,何况一个多月小心翼翼吊在他们身后,韩放始终不曾打草惊蛇,料定那一车年轻人不会有防备。

    从岳阳城西行前往辰州,必要绕过洞庭湖,所以许恕之事先让老唐备好足够的粮食和水,准备最少三天的林中穿行。

    没能下车好好泛舟游览洞庭湖,徐讳林当下对许恕之很是不满,晚饭故意多吃了几块肉干,在闭目打坐的许恕之身边转来转去“散发肉香”,老唐在旁哈哈大笑,少年心性便是如此。

    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美誉的洞庭湖,是天庚公认的五湖之首,连家世显赫的刘诗莺也憧憬许久,当然有些遗憾。只是许恕之有正事在身,再者她毕竟是知书达理的温婉女子,所以连失望表情都不曾显露。

    夜深人静时,刘诗莺默默看着冥想中的许恕之,满脸失落。

    当日上玄应陈余落之邀,助许恕之提升境界,以“心声”传音道出的禅定真谛,乃是佛门至高心法《心经》的精华要领。

    倒不是许恕之如何天资过人令上玄青眼相加,而是九华寺素来就没有门户之见,况且《心经》之妙就在于奥义只在“心境”之上。心术不正之人,拿到经书也是枉然。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终究只是教化之言,当不得真。

    许恕之心胸善朴,可以说聪慧但并不显眼,陆青云说他愚笨,其实是说这个徒弟不够机灵,没有那么多“小聪明”。

    可自古成就高者,多是大智慧,所以尽管很多看过《心经》的人都是天资卓越之辈,反倒是许恕之悟性最高。

    有《引气诀》与《心经》日夜熏陶,加上洗筋伐髓后的根骨改造,或许他本人并未察觉,但在旁人看来,许恕之几乎是脱胎换骨变了个样。

    相处不到一个月的刘诗莺感受最深,他相貌虽然不出众,可气质已然转变,雅人深致古井不波。初看不起眼,但细看之下已有温然正气,不由自主引人亲近。

    悄无声息就临近结丹境的许恕之睁开双眼,恰好对上刘诗莺的异样眼神,微微一笑后拍了拍身旁徐讳林:“别装睡了,有话问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