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到了一定境界,对外界感知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五官六识,心神与气机,才是这些高手行走江湖能云淡风轻的最大依仗。
早年的南朝乱世,天庚一路摧城拔寨势不可挡,各国其实都试图派出顶尖高手来刺杀赵洙。
可京城长安有楼官坐镇,这位近身无敌的武夫气机之浑厚,近乎笼罩整座皇城。那些其实已算是“超然于世”的高手,正因为气息博大,反倒无法避免高手之间的气机互生感应,终究都是被生生击毙的下场。
许恕之距离这种地步自然遥遥无期,但顺利结丹后,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算是能调动气机穿行身体内外。
此结丹,并非道家内丹流派《参同契》所主张的结“金丹”。
道家修行,是以黄、老思想为基础,承袭神仙方术衍化而成,源远流长,为诸子百家之首。
古时武道修行远不比如今昌盛,是以多有参照道家法门,结合武夫修炼境界感悟,境界之分便沿用至今。
顾名思义,武道前三境,以五脏六腑做鼎炉,为筑基;精气神贯穿洞府;为得药;在丹田处凝练内力至真元,为结丹。丹者,单也;单者,一也。惟道无对,故名曰丹。
结丹便是“小得道”,才可称之为登堂入室,是以江湖上才有结丹才算步入高手之列的共同认知。
自从开始锤炼体魄,精气神调动愈加频繁,许恕之那份天地之间的“感应”也越来越敏锐。只是连他都需要静心凝神、全神贯注之下,才勉强感知到数十米开外的那人,徐讳林反倒早早就察觉了。
内力平平、气息漂浮的徐讳林,算是标准的三脚猫功夫,自然谈不上功力深厚。
只是他之所以被视作剑道天才,其余不说,唯独对剑的感应最强。这种人只要出世,天生就与剑亲近,乃是最适合练剑的料子,历代面世的先天剑胎,无一不是在当代剑道留下浓重一笔的剑仙人物。
徐讳林这类剑胎,又被视作“天下名剑共主”,但凡面世,总能引来不少江湖人的阻挠甚至抹杀。
有得天独厚的馈赠,毫不费力就能达到旁人花费无数心血才有的高度,甚至在对敌之时还需小心手中剑“临时倒戈”,恐怕谁都不想这种人顺利成长起来,惹来敌意也是情理之中。
之前的徐讳林是还未开窍,如今有十大名剑之一的诛刃认主之后,多少由于前后两任主人血脉相通的缘故,诛刃收敛锋芒,主动生出丝丝剑意开始反哺,在徐讳林神府种下“剑心”,只等发芽开花。
今日午时,许恕之练拳途中,徐讳林拿着剑下车凑热闹,随手乱舞耍着花架子,口中念念有词。也就是在那会儿,徐讳林心生预警,隐约“听到”了剑鸣之声。
转头四下查看,所有人都面色如常,徐讳林以为自己听错了。谁知过了一会儿,剑鸣再度响起,徐讳林才发觉声音出自泥丸宫,乃是他自身对某种剑意生出感应的本能反馈。
徐素心生前对这个天赋异禀的儿子有过严厉告诫,所以徐讳林反应过来后已经清楚是怎么回事,便私下告诉了许恕之,甚至还紧张兮兮地反复念叨了几遍“事态严重”。
剑气强弱,除了少数能与诛刃相提并论的名剑,多数都要靠用剑之人的修为支撑。但剑意盛衰,必然代表了一把剑的品秩高低。
能够相隔数里就影响到徐讳林的“剑心”,可不是一般的好剑,少年自然忧心忡忡睡不着觉了。
他之前已经拿青冥剑做过比较,大体与那把未知剑不相伯仲,这就难办了。
行走江湖,谁都知道财不外露的道理,也就是他们家大业大心更大,才敢随身带着价值连城的两柄名剑。正常剑客,若无足够的实力与之匹配,谁敢配这种好剑招摇过市,还能够确保自己安然无恙?
24.第二十四章交锋 一(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