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有惋惜地叹了口气,赵长陵将刀重新扛在肩上,脸上恢复笑意:“还不赖,好歹摸出了点门道了。”
陈余落也不客气地点了点头:“回头别忘了跟那人说一声,我找个时间上门讨教。”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赵长陵没有半点犹豫道:“没问题!”
御剑归鞘的陈余落再无废话,转身就走,凌波漫步飞向小船。
心满意足的赵长陵对此习以为常,踏江南去,几个呼吸就离开了众人视野。
一场高手比武,两岸的外行连热闹都没看够,就这么转瞬间落幕了。
回到船上的陈余落一怔,目光落在诛刃之上。才发现它并未归鞘,而是刺入甲板,直挺挺竖在了徐讳林的身前。
吓出一身冷汗的徐讳林正在费力拔剑,只当是陈姨随手将剑抛回,哼哧哼哧劲头十足,许恕之还是初次见到高手对决,难免心神激荡。那一日师父讲了许多题外话,对于剑灵一事也略有提及,这会儿大概也猜到了些许。
唯一知晓实情的陈余落也懒得解释,只是抬脚碰了碰许恕之靴子,走向船尾。有赵长陵珠玉在前,再看这个陆青云的传人,实在是难入她的法眼。
比起赵长陵,年纪差不多的许恕之,差的太多了。
赵家那个小子看似不知天高地厚的拦江,分明还留了一手最强的左手刀。正因为陈余落“居高临下”,也看得出他才刚刚进入脱胎境,又想着耍威风独立江心,一身修为能使出十之六七就不错了。
这小子之所以等不及想趁热打铁,说白了就是借自己砥砺武道,彻底稳固境界。
对于这种铤而走险的方式,陈余落甚至还有些欣赏,武道修行,谁不是向死而生?有这个胆识与机缘,是赵长陵他的本事。
同样,诛刃能够与讳林这孩子天然亲近,既是古剑诛刃生灵的契机,也是徐讳林先天剑胎的天命所归。
机缘、气运一事,一直最被道家修真看重,走纯粹武夫路子的江湖人并不依赖。但若是有幸落到了头上,也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往往因机缘巧合而一飞冲天的人物,历代江湖都不在少数。
这种天子骄子,注定会比旁人走得更高更远,当然,年轻时的陈余落也在此列。
比如年纪轻轻就修为不俗的赵长陵,观潮就悟出了一招能让陈余落都眼前一亮的高明刀法。更不用说天生资质就甩别人几条街的徐讳林,光是坐在那,就有十大名剑之一的“诛刃”乖乖认主。
结果呢,陆青云这么个空前绝后的千古怪才,到头来选了个浑身上下都平平无奇,连运气都不如人的少年作他的衣钵传人。
以陈余落的武道境界,第一眼就彻底看穿了许恕之的跟脚,自然也确认了他是陆青云的传人。随后遭遇两拨人拦路直至交手,她始终冷眼旁观,许恕之的内力、招式、气机运转都相当生涩,甚至还不如普通门派入门两三年的弟子,这也是陈余落最想不通的地方。
跟着她走到船尾的许恕之见这位高人不说话,便只好站在一旁。
小船往上游行进,河道愈加宽广,水深流缓,两岸是在茅山见不到的别样景致,许恕之慢慢看着也就入神了。
陈余落轻轻叹了口气,陆青云这个传人,起码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心性不差。少年人有老成之见,这才是能让她耐下心来多说几句话的原因。
早前树林中的应对,许恕之就很聪明,方才徐讳林与诛刃剑互生灵犀,这小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也同样说明了他其实很快就猜到了结果。
一份大好机缘被眼前人拿走,他还能无动于衷,要么是不识货,要么是缺心眼,陈楼主几乎可以肯定,许恕之属于后者。
不喜欢欠人情的陈余落与徐讳林关系非同寻常,当然也因为看许恕之还算顺眼,便打算替徐讳林还了这份情。
轻轻咳了一声,等许恕之回过神,陈余落言简意赅地解释道:“诛刃陪在陆青云身边,常年浸淫剑气,灵智已生。讳林又是天生剑胎,剑道天赋甚至要超过他父亲一筹,诛刃选择认主是天性使然,当然这对两者都有裨益。如此一来,至多再过二十年,你这师弟就有望问鼎世间剑道。”
许恕之离开茅山后,一路所闻皆是围绕着“陆青云”这个名字展开,从旁人嘴里,更能看出师父是如何的超群卓越。
压根就没有想过练剑的许恕之感叹道:“这么说,师弟那可比师父还要厉害啊。”
转过头望向徐讳林,只见这孩子一屁股摔在甲板上,正巧也回头看向这里,高高举起诛刃,示意他终于拔了出来,咧开嘴得意一笑。
许恕之心生感叹,这个师弟果真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