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了个起手式的许恕之不明所以,转过头问道:“师父,怎么个慢法?”
“哪来那么多废话,走你的。”
很快,许恕之就亲身体会了什么叫“慢”,因为在他踏出第一步的同时,陆青云便抬手挥出一道精纯真元射入徒儿体内。
下一步,他便怎么也踏不出去了,因为实在是痛入骨髓,差点就要站不住。转瞬间,许恕之额头已经细汗密布。
面色肃然的陆青云当即喝道:“把持心神!一时半会死不了,你要是半途而废,无非就是多来几遍的事。”
毕竟是出自主修剑道的悬剑阁,陆青云调动真元后的劲气虽然无形,却也不失剑罡的凌厉凶猛,骤然进入体内,无异于身中一剑,而且还是深入肺腑,好比钝刀子割肉的那种痛楚。
明白师父事出有因的许恕之不敢大意,咬紧牙关稳住心头那口气,脚下纹丝不动。
他清楚,师父是为他好,但他肯定不知道,陆青云此举,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习武之人的内力,也就是真气,每次出手过后总会消耗一些。境界高低当然内力各有深浅,调息恢复自然快慢有别,但至多也不过两三天便可恢复至原来的状态。
而真元,属于个人武道根本的元气,但凡有所损伤,动辄就需要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来修养。往往因为真元受损或消耗过大,多少武者自此便再难寸进,在武道一途止步。
以陆青云如今摇摇欲坠的体魄底子,这样子损耗真元,根本就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这套走桩步法同样出自他之手,四十九步,每走一步便牵引体内七处窍穴,后九步更是每一步都要气机走遍九处窍穴。
如此复杂的步法,若是不一一讲解指点,独自揣摩修炼不知要耗去多少时日。有了他这个创始人的真元引导,许恕之修炼起来自然如鱼得水,说是一日千里也不为过。
若是时间充分,陆青云当然还是希望徒弟能靠自己摸索修成,既能慢慢感悟、也能免受真气在体内四处乱绞的煎熬。
只是他等不及了。
随着陆青云一次比一次更重的出手,许恕之即便已经逐渐适应了不输剑气的真元冲击,可越往后,便是越漫长的痛楚。
这些年许恕之挑水砍柴,山下山上往复奔走,看似都是不起眼的劳作。其实是陆青云有意打熬他的体魄与筋骨,不知不觉间,已是小有见效。至少在今日走桩途中,数次险些栽倒的许恕之都咬牙挺了过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关头,越是容易功败垂成。
衣衫早就被汗水浸湿的许恕之无暇他顾,觉得身体魂魄都由不得自己掌控了,只是按照这十年来的习惯使然走那套步法。呼吸一次比一次沉重,七窍也渐渐渗出血丝,面色可怖。
陆青云已是面庞黑青、唇色发白,怒目圆瞪后强提一口真气,打出最后一道真元,踉跄几步后扶住了身边槐树,紧紧盯着徒弟。
说到底,徒弟这个韧劲十足兼不要命的性子,从他还是小屁孩的时候陆青云就看出来了。敢跟高出自己两三个头的成年混混、流浪汉抢伙食打群架,小小年纪就自立根生,有这样的血性与狠劲不足为奇。
几近昏厥的许恕之费力抬起眼皮,隐约觉得师父今日似乎格外苍老,心中不安感愈发强烈。尽管已经透支脱力,许恕之还是竭力提起精神,声音嘶哑:“师父,我做到了。”
陆青云倚着槐树,笑容满面地点着头:“还不赖,比我年轻时候有出息。”
师徒两都是浑身狼狈的落魄模样,许恕之则是就地而坐,同样靠在一棵古树下,闭目养神。仿佛只要能听到师父开口,他就会格外心安。
从来就没个掌门样子的陆青云其实从不夸奖徒弟,当然,也从不对徒弟有何苛责为难,更多的时候都是在神游物外。对于修行一事全然不上心,比徒弟们都要不学无术、不求上进才对。
今日似乎是例外,陆青云看向徒弟的眼神格外欣慰,也不管许恕之有没有精神继续听,自顾自道:“窍穴拓开只是根基,还需要多多修炼培育内力。只不过福祸相依,你根基虽然雄厚,修行却反而事倍功半更要耗心思,这一点我倒不担心。”
“以你的性子,无需为师多说也知道该怎么做,可也别钻牛角尖,认定了为师说的就都是对的。武道之远,没人走到头亲眼看过,没有绝对一说。”
“等你恢复过后,应该就能自如调动体内真气,届时才会发现你自身就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可别怨师父没给你提醒过。至于好处嘛,我也不多说,往后你自然能体会到。”
“武道九境,初三境炼精化气,中三境炼气化神,后三境炼神还虚。你虽然不过是筑基境,可身体底子已经不输中三境武夫,故而在步入第七境脱胎境之前,大可一路畅通无阻。”
“只是要切记,未成就金刚不坏体之前,万万不能跻身脱胎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