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流云派(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许恕之置若罔闻,他这知根知底的师父连秀才身份都没有,识字不多,哪能懂星象易数?

    陆掌门本想如何措辞好让自己这个傻徒弟别杞人忧天,无意间瞥见了地上的鲜嫩竹笋,刚想说出口的话一股脑儿都给忘了,兴致勃勃道:“这春笋正值时节,最适合与嫩鸡清炖,相辅相成妙不可言呐!”

    如同被触动逆鳞的许恕之板起脸道:“后面林子里放养的鸡仔才多大?还指望以后靠它们生鸡蛋,不行!”

    显然两人之间类似的对话不是一次两次了,陆掌门谆谆善诱:“不是有两只歇窝的老母鸡么,反正也不生蛋了,为师迁就点吃老母鸡也能应付了。”

    默不作声的许恕之算是答应了,反正若是他不答应,师父总能死缠烂打个半天。

    谁叫他是师父呢?何况流云派现在就剩下了他这么一个弟子,没人照顾的师父指不定要多可怜。

    许恕之不是傻,相反,陆青云当初正是看中了他的玲珑心窍才把他带回道观。

    很小就父母双亡的许恕之能顺利活到遇见陆青云,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实在是殊为不易,打小就见识了世态炎凉的许恕之察言观色的本事自然不俗,当然,戒备心更重。所以在认可了陆青云这个师父之后,许恕之心里很清楚一件事,师父是个好人。

    跑过堂、做过小短工、翻过垃圾堆……许恕之受尽了欺辱打骂,师父是第一个他即使犯了错也不会责怪他的人。也是到了茅山这座小道观,许恕之第一次能够吃饱穿暖,第一次安安心心地睡上了一觉。

    对他来说,师父更像一个家里的慈蔼长辈,譬如父亲。

    习武大成、行侠仗义什么的,他当然也幻想过。可这么多年下来,师父除了一本翻到烂的“引气诀”,再也拿不出第二本秘籍。更别说什么言传身教了,他跟在师父身边十二年,也从来没见师父显露过一招半式,不指望喽。

    但他并没有什么不满,这样的生活平淡却安稳,他很知足。当然,师父要是没那么啰嗦,他会更满意的。

    烧水、烫毛、清洗内脏、切块下锅,大半个时辰过去,陆掌门始终倒背着手指点江山。这会儿材料都进了锅才收回眼神,揉了揉脖子,似乎干这么多活的是他自己,一脸疲倦。

    一个门派,掌门只关心饭菜的美味,弟子只关心庄稼的收成,能有多大建树?

    师徒两倒是浑然不觉,午饭后,许恕之照旧有模有样地开始走桩。

    除了一本早就能够倒背如流的“引气诀”,这十二年所学尽数体现在这一套走桩步法上了,所以每一次做功课,许恕之都最用心。

    陆青云躺在竹椅上,剔着牙,欣慰地看着徒弟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走桩。随着暖春的和煦阳光,一顿饱餐之后倦意袭来,陆掌门头一歪,睡着了。

    太阳快下山时,许恕之一丝不苟地打完收功,诧异地看向道观门外。

    说实话,这么多年以来,除了几个师兄弟来了又去,许恕之还没有见到其他人在道观出现过,所以难免有些惊讶。

    门外的中年男子面貌清雅、身材修长,墨绿缎袍与黄紫束腰,看起来是普通的富家翁打扮,只是其神态尤为飘然出尘,比自家师父更像个掌门才是。

    许恕之回过神来后赶紧叫醒呼呼大睡的师父,自己则连忙走到门前,生怕怠慢了客人,试探道:“这位先生不知有何事?”

    以前也不是没碰到过有烧香朝拜的信道者上过山门,不过即便他是门外汉,也知道“戊不朝真”的习俗,而今日恰好是戊辰日,所以才有此一问。

    来者自然是悬剑阁的掌门秋树亭,本来还有所疑心的秋掌门在看到“流云派”牌匾上的三个大字之后,终于确定了此次不会空跑一趟。

    等见到了躺在竹椅上的陆青云,秋树亭很明显有了片刻的失神。武道境界到了他这种地步,修为心智无一不是世间最顶尖一流,几乎已经不可能出现这种精神恍惚的状态。

    只是那个穿着寒酸又面容沧桑的男人,跟他预想的实在是天差地别,此时此刻的秋树亭,仿佛瞬间泄了气般,没了方才登山时的精气神,甚至觉得自己这一次来是多此一举了。

    陆青云当然也看见了驻足在牌匾下的秋树亭,先把徒弟喊了回来,这才站起身,行悬剑阁独有的“指剑礼”,语气倒是没有半点波澜,平平淡淡地称呼了一声:“师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