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对了一半。”蒋为之并没有因为李清平说的不对生气,“‘作中庸,子思笔’是说《中庸》是子思所写,‘中不偏,庸不易’则是说做事做人要中庸不偏不倚,‘庸’字指永远、永恒,‘易’为移,是改变,可不是容易的意思。”
苏林这才明白为什么蒋为之教给自己读音、运笔,不教自己意思,他是想让学生自己先感悟一下,如果自己能感悟到最好,感悟不到也能改正。
苏林正感叹蒋为之的教学之道,就听见,“苏林,执书前来。”
蒋为之虽然一一教学,但是也会用余光关注大家,毕竟这个屋子里的孩子普遍年龄不大,还淘气着呢。今天苏林又是第一天入学,难免多关注些。结果就发现苏林回到座位后就一直看热闹,并不认真学习。如果只是一时走神,蒋为之是不会管的,但是他都提了三个学生了,苏林还不知道读书,这就过分了,现在不管,以后能上天。
苏林一脸莫名,自己不是去过了吗?但看着偷偷看自己的同窗眼神中的同情和幸灾乐祸,他明白自己这是看热闹被抓了。
“刚才所授记住了吗?”
“记住了。”苏林不想暴露自己天才,但更不想挨抽啊。
“说谎可要加罚的,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记住了吗?”蒋为之的脸变得不好看起来。
“弟子知道,弟子记住了。”
“那你背来听。”蒋为之手已经握住了戒尺。
苏林看着蒋为之的手,无语加无奈。正要开口想起蒋为之之前对自己的训斥,便微微晃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蒋为之正要举戒尺,反应过来苏林背对了。掩饰性清咳一声,又板着脸,“会背会写了吗?怎能不思进取?你看看你的同窗都在埋头苦读,你神思不属,可对?”
“弟子知错。”
“念在你初犯,态度良好,便罚你一戒尺,可有异议?”
苏林:……怎么背出来还要挨抽啊。
“弟子无异议。”苏林苦着脸应道,但是磨磨蹭蹭不伸手。
蒋为之看着苏林的样子,又好笑又生气,“男子汉,作甚样子,快伸出手来。”
苏林看着蒋为之不像免刑的样子,一咬牙把手伸出来。蒋为之毫不客气抽了苏林一戒尺。苏林的眼泪瞬间飙了出来,呜呜,好疼。
苏林流泪回去了,教学还在继续。
苏林不敢再看热闹,连忙自己磨起墨来。苏林前世曾也深受才艺班的荼毒,书画班就是其中一项,所以用毛笔写字还真难不倒苏林。但问题是,前世的墨都是墨水啊,就算有墨锭,也是格外爱好磨墨的老爹给自己磨了,自己还真没磨几回。
想起前世老爹的手法,苏林又流了两滴眼泪,幸好刚被抽过,年龄又小,没人察觉。苏林擦干眼泪后,加了一点水后磨了起来,看着跟糊糨子一样的墨,苏林沉默了。
苏林正要再加些水,前桌的王陶华回头把他的砚台摆在了苏林的桌子上,把苏林的砚台拿走了,“别哭啊,你先用我的吧,我帮你调墨。”
苏林瞬间好感动,这是自己在学堂里收到的第一份善意。
后来苏林和王陶华说起这事时,王陶华一脸鄙夷地看着苏林,“少自作多情了,我以前的同窗磨不好墨都会哭,哭得我头疼。你又那么小,哭了怎么办?”
但现在苏林显然不知道王陶华是怕自己哭起来,还一脸感动地表示以后要和王陶华互帮互助。王陶华的神色很奇怪,苏林也没在意。
苏林自信地拿起毛笔,蘸满了墨,虽然这个笔不是自己前世用了好久的笔,但是自己有底子,根本不惧这有些生的感觉。
看着纸上的大粗线条,苏林崩溃了,“这不是我写的,不是我写的,我怎么可能写这么丑的字……”苏林在心中反复给自己做催眠。
半晌,苏林突然想到自己几个月想翻身的时候的尴尬。苏林终于意识到,自己这一世除了比别人多出来一些见识和知识,涉及到身体的,自己不比别人强。
“写得不错,注意一下提笔。”蒋为之每个人都提了一遍之后便过来再看一遍学生的状态。
苏林回过神来连忙要把自己写的这张纸收起来,好丢人的,不能让别人看见,先生也不行。蒋为之自然看见了苏林的动作,但他啥也没说,转了一圈就走了。
蒋为之走出门口的时候,苏林明显感觉屋里大家读书声大了一些,这是怕先生听不见?为什么自己总感觉大家有些兴奋呢?
过了一会儿,苏林就知道自己的感觉没错。看着各位大大小小的同窗聊天的聊天,打闹的打闹,苏林终于明白刚才的大声朗读是欢送先生。果真不管前世还是现世,淘气都是孩子的天性。
“行了,你的墨磨好了。”王陶华把苏林的砚台端过来,不等苏林说什么就端起自己的砚台回身,然后加入了前面几个孩子的热烈的讨论中。
苏林看着大家三三两两地玩,也没人搭理自己,耸耸肩就打算好好练字。之前总觉得自己有底子,练字根本不着急,现在不同了。苏林无法忍受自己有的技艺丢掉,苏林现在的心情就像一个很好面子的人丢了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