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姜乐师到是来过臣府里一次,说是奉了皇后的命令向臣探听一些关于皇上的事情。后来臣碰见皇后,说了这个事,皇后倒说她并没有让姜乐师来的……”纳兰子尤说了之前的事,但也只是陈述事实,并没有做出什么结论,或者表达什么观点。
“你是说,姜寄柔从一开始就是有意要接近朕的……”皇上有些诧异。
“嗯……臣不知道,臣敬皇上一杯。”纳兰子尤欲言又止,一副欠抽的表情。他知道,越说下去,这个话题可就越陷越深了。他这个做宰相的,可没有责任为皇上做感情辅导。再说,他自己也是孑然一身,没有半点感情经历。又能比皇上多懂得多少呢。还是喝酒实在。
林天若却也不责怪他,他也知道,感情的事,虽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旁人往往也是无能为力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嘛。所以也不想那么多,就喝酒吧。
“嗯,你耙这地是打算种什么呀!不会也是种菊花吧。现在种,已经赶不及今年开花了呢!”林天若看向纳兰子尤刚才耙的地那里。好奇的问到,又一本正经的提醒着,好像种过了一两次地后,他就很经验丰富了似的。
“臣不种菊花,臣打算种兰花呢。”纳兰子尤回答。
“君子如兰,兰若君子。兰花倒适合你。”林天若也认可种兰花。赞许的眼光,又多看了纳兰子尤几眼。不由得觉得他真是顶好看的。不亏为南国的第一美男子。然后又笑话着说:“子尤若是个女子,肯定倾国倾城。”
“那皇上可要纳我为妃?”纳兰子尤也跟着玩笑到。
“纳呀,得纳。还要封你做贵妃,宠冠后宫,让所有的人都妒恨你……哈哈”林天若笑呵呵的说。突然想到自己本来就是为着后宫索碎的事烦心而躲来这里喝酒的,倒又在这里纳起妃来了。还是个男妃,两个美貌的大男人,基情满满。可见他们是真的喝多了。
又喝了一会子酒,闲话了一会子,林天若便回宫去了。
回到宫里,案桌上放着本加急递上来的奏折。看完奏折,林天若也顾不得那些儿女情长的烦心事了,前线传来紧急战报,说北朝国正在集结军队,准备攻打南国。请朝廷发下指示,应对战争。这可难到了这个新登基皇帝。他登基的时候,北朝国内两方势力正在内斗夺权。当时没多加理会,没想到一不经意,再听到北朝国的消息,竟然是他们举兵南下,要攻打南国。真让林天若措手不及呀。也让林天若一下子酒醒了大半。
林天若连忙召集了大臣们来商议对策。
朝堂上,几个大臣们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各自都有自己的观点,各说其词,一时也说不上谁对谁错。
“李大人,既然你说主战,请问派谁作为先锋将军出战呀!莫非李大人愿意身先士卒。”主和的张大人挑衅地说。
“张大人这样说,意思是如果和议,莫大人愿意出使北朝,担任和谈代表?”这个主战的李大人也不甘示弱。
……
这些吃闲饭的老臣们,每每这种时候,给不上什么有建设性的方案也就罢了,反倒像冤家般,不是瞪眼就是斗嘴。似乎这国家大事,在他们那里,都是耍耍嘴皮子的事。可是吧,林天若本没什么治国之才,又一副柔情的性格,对这些大臣们的这样的表现,也只是听之任之。随他们闹腾。
“子尤,你说说你的看法。”林天若最终还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年轻的宰相身上。相对于这些大臣老将,林天若还是更信赖这个自己一手提拔的宰相多一点。
“北朝国内斗结束,新君上位,突然挑起战争,必然来者不善。虽然我们一向与北朝国有邦交往来,但这个新国君的心思,谁能摸得透。臣想,和议与打仗两方面的工作我们都要一齐准备好。”纳兰子尤分析着。
“那宰相觉得派谁做和议使/先锋将军呢?”张大人和李大人异口同声,有些不屑的质问纳兰子尤,现在他们倒不针锋相对了,反倒沆瀣一气把对抗对象转向了纳兰子尤。
纳兰子尤也不理会他们,继续向皇上禀告:“臣愿意担任和议使出使北朝过,至于先锋将军,可以在明日上朝时,让文武百官举荐或者自荐,臣想,必然有人愿意为国效力,身先士卒,而不是只在这里耍耍嘴皮子……”纳兰子尤义正言辞地说道,顺带着还鄙夷了一番这两位大臣。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林天若从为皇后与姜寄柔的事烦扰,转变成为国家政事而忧心,不免有些身心俱疲的感觉。
“那就这样吧,和议使与先锋将军的人选,都明天上朝时再议吧。”林天若也懒得听他们没有用的斗嘴,便叫他们散去了。只让纳兰子尤留下来,继续商讨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