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紫薇向大家道:“你们到桃花寨这么多天了,我还没有请你们吃过饭,晚上到我家去做客,尝一尝我酿的糯米酒,也给我们这些深山里的人,讲一讲你们山外头的花花世界。”
大家是热烈鼓掌响应。
应紫薇家里,没有老人长辈,只有小微和小宝两个小跟班,可以无拘无束,正是工作告一段落后,欢聚放松的地方。
于是应紫薇拉上应石兰去帮忙,两人提前走了。
傍晚时分,黄道真他们提前而来。
第一次走进应紫薇家院子,黄道真就感觉有点不一样。
院子里干净清新,没有其他人家常见的农具杂物堆放,除了栽有桃树凤竹之外,还有两颗碗口粗大的枫香树茂盛挺拔,随风摇曳。
院子一侧,还辟有一小块菜园,郁郁葱葱,洋溢着泥土的芳香气息。
二楼外的走廊栏杆雕有飞凤、鸣鸾图案,全部漆成赤红、漆黑两种颜色,相间搭配,绚丽多彩。
中间正房的二楼板壁上,安放的却不是有苗族祖宗圣灵的神龛,而是一副木雕彩漆的双凤虎座鼓。
只见一对凤鸟身上系着一个双面鼓,足踏在虎背上仰首高呜,得意非常,而猛虎却驯服地卧在下面,任鸟在背上踩踏,透露着一副鸟图腾崇拜的式样。
黄道真感到很新奇。
他走到火塘边,看着紫薇和石兰两人正在忙碌着做菜,于是就站在一边观摩学习。
应石兰笑着道:“道真哥,听说你也喜欢做菜,还是什么湘菜?”
黄道真不敢多接茬了,应紫薇在一边偷偷地笑出来,那一天中午,黄道真烧给大家吃的“湘菜”实在是不怎么样。
应石兰问他:“想不想学做我们苗族人的菜?”
黄道真赶紧道:“想学想学,快给我讲讲。”
应石兰高兴起来,边干着活,边指着眼前的食材道:“我们苗家人的菜,和湘菜是有区别的,苗家菜有自己的口味和作法,讲究吃菜吃配料,吃的就是它本身的香味,和自己做的酱香味,我们有很多自己调配出来的酱和调料。”
“你想要学做我们苗家菜,首先要搞懂这几样东西。”
“那几样东西?”
“第一是腊肉,我们苗家菜的精髓就是腊肉,苗族人有隔年熏腊肉的习惯,年关杀头猪可以细水长流吃上一年。”
“与其他地方的腊肉不同,苗人的腊肉是烟熏出来的,用几百斤重的土猪,猪肉、猪头、猪脚都可以用来腊,抹上食盐、香料后,放大缸里腌制五六天,再高高地穿挂到火塘的房梁或灶头上,用烟火慢慢熏干。”
“而且腌制腊肉用的香料,都是用金桂花、毛尖茶壳、桔皮等材料经过处理后制成的,桂花性温味辛,等桂香入味后,腊肉味道清新醇厚,别有一番风味,口感很好。”
“熏腊肉的烟火,都是用秋松木、松柏枝烧的,松木木质硬水分少,燃烧时烟不迷人,松柏枝的烟火熏过,夏季蚊蝇不爬,三伏天放着不会变质。”
“一年半载下来,腊肉就成了黑油油的一块,吃的时侯要将外面的一层刮掉,半精半肥,薄薄的一片,晶莹透光,是我们苗族人和那些行走茶马古道的马帮们最喜欢的当家菜。”
“那第二呢?”
第十八章 夜晚别乱说(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