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莱并没有登台,他走到台下先是对观众鞠躬表示感谢,然后拿起话筒说道,“谢谢大家,宋老先生的演说真的非常非常好,是啊,一句话,我们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群人,道出了我们北海人的心声。更进一步,同样,所有融入北海的北海人,我们是一起的,我们与华夏这个民族是一起的,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二十年前,北海,那个只有几百户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在集团董事长的带领下,怀揣民族工业崛起、制造业报国的梦想,艰难地开始了国内制造业北海品牌的创业之路。二十多年来,北海人一路奋进历经无数风雨,为之付出了青春、汗水、泪水、鲜血,依旧一往无前坚定的砥砺前行,才有了今天北海制造这个民族品牌,这是北海人二十多年心血的结晶!”
“北海从小作坊开始,一路走来已然成为鲁东、中国北方制造业的巨头,今天,我们拥有世界级、全球第一的最短距离完整铝产业链。可是,在这风光无限好的背后,北海也曾遇风雨。改革开放后,外企犹如雨后春笋般登陆国内,资金、技术等全方位落后的民企,尤其是制造业,可谓一入业内深似海,环视国内,处处都是罗中参天木、水中巨鳄行。可就在当时,还很幼小的北海众志成城,跟那些个当时对比还是庞然大物的制造大鳄,在民族工业战场上较高下、分胜负。北海坚决举起民族制造工业的大旗,最终赢得胜利凯旋归来,获取荣誉以及赞叹无数,也使得北海制造走进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
“北海如何能够在实力对比悬殊的制造业战场上赢得胜利?是矢志不移的制造业报国,以及共筑制造强国梦想的坚定意志,同呼吸共命运的理念,以及不服输躬身行的坚决勇气,给与我们支撑的永远都是北海人的众志成城。
业内在鼓励我们的同时,时势也让国内制造业思想认知有所提升——中国,需要有更多制造业不断壮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罗。
是以,我们一同这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时至今日,北海已经在多个领域成为世界第一,为民族争光为国家扬眉,这就是北海的矢志不移,历经磨难,从未改变。
为什么坚持走下去?
因为在北海人的心中,民族复兴、制造强国,那是我们最大的支撑!
二十多年来,北海与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二十多年来,北海从中国出发,走向世界,联合国内制造业,将一个个民族品
牌做成了世界品牌,华夏制造遍布世界各地。彼时,华夏制造业的工匠精神、品牌制造能力发扬光大并瞩目于全球,这样的民族将受到全世界的欢迎,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杨增莱一个微笑,勉强平复内心深处的激荡,挥挥手阻止观众再也抑制不住的掌声,大声说道,“好了,就说到这里吧,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不禁感慨,一些感悟在这里与我们铝业人共勉!”
“共勉!”
“共勉!”
“共勉!”
齐整的回应响彻大厅,热血在体内流淌,继而沸腾。杨增莱为在场的观众揭开了一层历史的面纱,让所有人体会到了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北海的坚定信念、崇高理想、不朽的精神、历久弥坚的意志!
董杰伦已然如痴如醉,去除那一层平淡下的面纱,终于完整的见识了整个北海上层的信念,以及一如潮水般涌来的意志!这是历史,已经完成、已经书写完毕、无可更改的历史,历史记录下了他们的过往坎坷路程,记录下了那些惊涛骇浪,当然,必不可少的是一路走来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来之不易的胜利!
这就是家国情怀,此情此景,当饮一杯!
站在幕后一直倾听拍摄的宋晓宁同样心潮澎湃,短短的半个小时,她觉得自己明确的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与意义,再也不会迷茫,因为老一辈的英雄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她,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
这样的人生必然是波澜壮阔的,必然是不悔的,必然是光明不会迷途的!
另外,宋晓宁对于信息与媒介非常敏感,她有一种冲动或者预感……这台晚会要火了!
事实上在她产生预感之时,这台晚会已经火了。
晚会观众席布置任务交给了铝业厂部,后排按照区域划分,铝材铝业各个厂区、部门、科室泾渭分明。但是在观众席第一排座位上,就坐的铝业高层或者离退休老领导却不能这样安排,多是根据年龄、职务进行穿插。书法演说过后,有小品、歌舞等节目,同样非常精彩,但却已经拽不回第一排领导席所有人的心神。
有一句话这样讲,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断章取义的说,不是说人到了一定地位,拥有多少钱财,在回忆过往时,他经历的岁月就会像浆洗的布一样稠……思绪陷入其中,如何也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