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奇异直播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一十一章 心学(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那其实就不需要1000万,随便找一个山民,他就已经丰衣足食、安定快乐了。你的生活质量不一定比他们高。第一,你住在城市里,每天吃一些垃圾食品,没他健康;第二,你创业的生活模式,很多东西是违背天性的,没他自由;第三,你没他们快乐,你总是很焦虑,不安宁。你凭什么认为你的钱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呢?……”

    这段对话有些偏颇,对于幸福的定义人人各有不同,可这段对话放在这里恰恰诠释了利人以物质、精神不可区分的正确性。即便是从互利共赢、同呼吸共命运的角度来阐述……民众精神意志文化素养提高对互利共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这是众志成城的最完美释义!

    道相同则志相知,志相知则力相合!

    可是,此刻董杰伦感悟最深刻、获益匪浅的其实还是心学,他发现,宋老自上台那一刻起,演说的都是道家文化,几乎与他最擅长的心学无关(当然,心学也是脱胎与佛道儒,不抬杠)。可这一段临秋末尾的演说之后,心学终于露出尖尖角。

    利人只利于物质属于不归路,很简单的道理,你去任何一个公司打工赚钱,赚来的是物质生活富足,倘若该公司没有自身企业文化,你也只是来赚钱而已,那么这条路必然没有尽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吸引你前来的是利,但能够长足达到同呼吸的还是育,也就是影响精神意志文化素养。

    我们都认为生活一定要赚取很多钱,却不知自己真正要追求什么。说要“向上”走,要“更好”,但“更好”是什么?“向上”是为了什么?

    我们看到有很多贫儿乍富,他们认为有钱了就一定能幸福,结果追求到的一切,并没有导致他们更幸福,反而家庭、社交都存在很多问题使得焦头烂额,这就是“向外”求。而育人以精神则是影响人们“向内”求,追求的是人的内心安定、舒适,正如宋敏阐述的道家文化注重人心的修炼,不假外物。

    可以说,物质的富足解决的是我们身体的温饱问题,而道家文化,则是喂养我们心灵的精神食粮。而企业文化本身就关怀我们内心的修炼。

    那么幸福是什么?怎样去达到?达到后的作用效果是几何?

    一句话概括,以同呼吸共命运的角度与心态去思考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然后是我们修身、齐家、利国、利天下的意志从哪来的?怎样去执行从而达到目的?达到目的后我们得到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答案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从而获得价值体现。

    那么从哪学、怎样学呢?

    答案呼之欲出了,北海企业文化涵盖了物质、精神混合,形式上区分意识形态将思想之自由完美融合,厚德载物德泽育人,引导而不放弃,以达到心连心众志成城、道相同则志相知则力相合、同呼吸共命运……

    我们要奉行的唯知行合一!

    低沉的琴声在耳边悠扬回荡,思绪也随着琴声漂浮不定,董杰伦以为节目到此也应该结束了,这可能是本台晚会上时间最长的一个节目了。

    话筒还在宋老手上,董杰伦直起身子,准备结束串词……演说结束后,主持人是有一番感悟总结的。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杨总的秘书小李往台上疾步而来,同时,台下的铝业老总杨增莱也高举右手。

    这是什么情况?

    传说中的现场互动吗?

    只见小李跑到宋敏身边弯腰躬身的耳语,随即宋敏把话筒递给他。

    他说,“耽误大家一点时间,宋老先生的演说非常精彩,他的思想认知水准给与我们很多启迪,杨总听了也是深有感悟并为之感慨万千,接下来杨总想把感悟与感慨与铝业人一起分享……”

    掌声响起来,极为热烈,而且观众的神情大多振奋,没有过多方式的表达,唯有红润的脸颊以及用力拍打的手掌,可见杨增莱在铝业中低层心目中的形象与威望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
第五百一十一章 心学(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