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已经没剩下几片竹林了。小时候的记忆就很少有像样的竹林,至于后来看了武侠电视剧的场景,就更加渴望这么一片竹林。渴望这事情其实是相当无聊的,不过如果都放弃了渴望,也就会变得更加无聊。竹林里有啥,其实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被砍伐后留下的,非常锋利的能割伤人的签子。其余的不过就是落叶,几乎无用的落叶。不过这也让这片土地变得肥沃,毕竟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一般都有好的东西,人去之后,自然就什么都没有了。
竹子的用处很多,第一样就是看着漂亮。竹林远远看着就是要比其他植物显得好看,当然这也就适合远观,近一点,那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第二,可以制作各种工具,这项功能是被发挥到了极致的。谁家里都有竹制品,背篼,簸箕,扫帚等等。唯一缺乏的就是故事,在这村子里几乎没有关于竹子的故事,这些竹子自己自然不会讲,同时由于竹林一向都在阴森之处,自然也没有几人愿意待在这地方喂蚊子。不过就算这样,竹子的用处也让人们不得不靠近它。当然竹林还有一个用处就是每年都会长起来笋子,当然在村里的人都知道这东西能吃,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上。毕竟村里的人虽然经常饿肚子,却也知道竹子在生活中的用处,要真就在春天时候吃了笋子,明年编背篼的竹子就消失了,家里不知道又要损失多少钱财。编背篼是篾条技术的最基本技术,打簸箕和锣兜的人的人才能称为匠人,当然还有其他东西,不过村里人用得少,自然就不说了。,砍了竹子,划了篾条,篾条出来了,匠人坐在凳子上,看着他双手不停的翻动着篾条,半天下来一个背篼就出来了。
家里的竹林就在门前,一出门就能看见一排的竹子。竹林的意义,当然也得看用的人,比如他,就只能享受那一顿顿的打。那竹子砍下后编了背篼,撮箕,剩下的一小节,爷爷从来不浪费,都变成了一根根教鞭。这东西打人,说实在的实在是有些让人记忆深刻。当然除了这种竹片外,还有另外一种竹丫子,这东西打人伤肉而不伤筋骨,绝对是老师体罚学生的最佳教具,当然这种教具从来都是学生自己带的,老师自己从来不准备。每到开学时候,学生们就会扎好一捆教具,自己扛去学校,仍在讲台旁边的角落里,堆成一堆。老师们一进教室,满脸都是微笑,扫视了一眼一年下来的教学手段后,就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一般来说第一堂课就开始不友好了,毕竟开学检查作业那时必备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毕竟成绩好的,就那么几个,其他人几乎都会在第一个星期挨上一顿打。
至于家长呢,从来都会选择最好的竹丫子扎成扫帚让自己的孩子扛去学校,他们似乎跟老师商量好了,就是要为老师一个学期做好准备。这时候有竹林的人家自然就获得了村里人的崇拜,提着酒水过来就为了能在竹林里选几根不用的竹丫子,扎成一把扫帚。主人家自然是准备好了茶水,甚至还帮着来人去捡。至于要砍竹子走的人,这就得说尽好话,毕竟这东邪可不比竹丫子,这可是确实有用的,同时也还值点钱的东西,街上的背篼十几元一个,这就是一两根竹子的价值。当然主人家这时候就不能由着人进竹林去选了,就得拿着刀跟着,来人选好了那一根,自己动手,生怕人家砍坏了其他的。至于这竹林能不能发财,几乎没有可能,就巴掌大一块地方,能满足村里人的需求就已经不错了,基本是没有可能多出来。
第六章竹林(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