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队伍第二天天刚蒙亮就到了,队伍分先后两批,第一批抢先一步到艾叶家报信,还将新娘的蒙头喜帕及上轿时要穿的鞋子、垫坐的红布还有轿贴也一并带到,另米面粮食鸡鸭鱼肉各双份,寓意足衣足食,金元宝两锭,寓意发财进宝,同心结与并蒂莲图案各一幅,寓意夫妇和睦,同心同德,铜盆铜镜各双数,寓意安稳团圆。
一切都显得既规矩又正统。
阿娘和喜娘忙将喜帕接过与艾叶盖上,鞋子也一并换好,又将艾叶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仔细检查一遍,再三确定无任何不妥,这才扶着艾叶静坐等候。
没过多久,礼乐声震天响,第二批接亲的人便到了,花轿、乐队浩浩荡荡,鱼贯而至。
阿爹在门口唤:新娘子该吃离家饭了。
离家饭,吃一半,留一半。
这一回,是真的要上花轿了…
阿娘心里一酸,眼泪便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住往下掉,慌得她连忙用手去捂,却是越掉越多,怎么也捂不住,艾叶此时喜帕蒙脸,看不到表情,只是紧紧抓着阿娘的手,肩膀微微颤抖着,门外三声高呼,新娘该出门了。
喜娘搀扶着艾叶走到房门前,门外铺着长长的红毯,候在门外的丫鬟将一把红伞撑在艾叶头顶,另有丫鬟向天空及伞顶撒米,寓意开枝散叶。
鞭炮响过,艾叶拜辞父母,喜娘上前掀开轿帘将垫坐红布铺好,小心搀扶着艾叶上了花轿。
放下轿帘,喜娘便高呼一声起轿,即刻奏乐鸣炮,抬轿起程,往村外走去。待花轿出门后,阿娘手里端着一碗水,随着出门的花轿泼了出去……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也不知是该先高兴还是先伤悲,只有止不住的眼泪不停地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