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尘曲-闺与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公贵,状元约(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美好的过往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恭邑强忍住眼中的湿意,草草的扫了一眼扬皇身边的二老一少,一女扮男装的丫头,匆匆收回视线。

    管事过来道:“叨扰几位客官了,请问哪桌的客官先出题?”

    众人闻言都是相视一笑,随后,正前方客人的小孙子站出来道:“大哥哥,你跟我爷爷比讲故事吧,我爷爷讲故事可厉害了!”

    众人忍俊不禁,老爷子将小孙子召回身前,笑呵呵的捋着胡子道:“老夫妻二人靠经商起家,也做不了什么大学问,只是老来尤其喜欢听一些奇闻怪谈,先前路过琼芳居,偶听得金大老爷在那说书,说到君山便提了一句‘问各位看官可知君山有三最,是哪三最?’当时可堪堪把大伙儿难住了,今日老夫不才,便以此为题考一考小郎君吧!”

    这时邻桌的秀才插话:“老大爷,您老这题,看似出得随意简单,实则却大有玄机,且看看这位公子解不解得了惑了!”

    恭邑额首示意,缓缓道:“老大爷爱听书,那想必是听过柳毅传书这个故事的,洞庭龙女所嫁非人,得遇重诺书生柳毅,托其传书母家,后终得骨肉团聚。托书人与传书人几经周折结为连理的故事,一时广为流传。李上仙有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而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点正是君山,我想,金大老爷口中的三最,其一便是那‘四两丝线拴一铜钱,线尽而钱未着底’的最深的柳毅井,其二便是那最让人敬仰的湘妃墓和秦皇留下的最让人敬畏的封山印,再者便是君山上最负盛名的君山银针茶了!”

    众人静默,老爷子笑道:“妙哉,可谓是与金老爷子说的一般无二!”

    恭邑致礼:“老大爷承让了。”

    见状,四位秀才越发坐不住了,有一人跃跃欲试,被其他三人劝住,随后站出一个玉面青衫的少年向恭邑行礼道:“敢问公子贵姓?”

    恭邑回礼:“鄙人姓郑。”

    少年道:“说来惭愧,公子学识渊博,我与友人虽略懂诗文,却不甚有为,幸得我有一表兄素有才名,且棋艺了得,今日也恰巧在二楼雅间,我已差人去请,今日就由他来向郑公子领教了。”

    果然,不多时便下来一个略年长一些的秀才,且人群中多有识得他的人,都道:“什么风把这个棋疯子吹来了,看来今日这位公子是要吃大亏了!”

    恭邑只当未闻,与他相互见礼。随后便有人上来布好棋盘,恭邑被让到座上,执白子,秀才执黑子。四周不断有观棋之人围过来,恭邑见招拆招,丝毫没有畏惧之色,棋疯子两眼放光,一副棋逢对手的样子,恭邑素手微扬,眉头轻皱,一副举棋不定的样子,棋疯子越下越畅快,一子落定欣喜若狂,恭邑惋惜的摇摇头,缓慢地落下最后一颗棋,棋疯子一怔,随即‘唰’的一下站起来,不甘心的看了一眼棋局,一把将棋局搅乱,魔怔了一般的念着“我输了,居然输了!”不管不顾的冲了出去。

    四少年心服口服的又拘了一个礼,恭邑万分谦逊的回礼退席。转眼看向西桌阖家欢乐的一家。

    中年男子道:“我们这一家,并无什么十分过人之处,只有一个贤侄女,有一副绝顶的好歌喉,只是我这侄女向来孤傲,若无绝顶的好曲,轻易不开口,公子可有兴趣一试?”

    恭邑蹙眉:“这可难为我了,既无绝顶好琴,亦无绝顶好香,纵有绝顶好词,也难成绝顶好曲!”

    众人本也十分想一饱耳福,见她这般为难,纷纷表示可惜。这时候有个店小二从楼上急匆匆的跑下来,只说他们掌柜的原意将自己珍藏的余梁琴相借,外赠一炉水沉香,只求好曲。

    说话间已有人捧来古琴、香炉、净盆,笔墨等,恭邑净手就坐,沉吟再三,豁然开朗,笑道:“就谱一曲‘新合旧离’,诚愿不辜负梅掌柜的余梁,水沉。”

    言罢素手微扬,低眉浅吟:

    “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醅酒,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新酒不合饮,

    陈酿不合启,

    但凭君子意,

    解意春风,

    自醉到天明。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欲问江潮情,

    欲知海水心,

    红泥绿蚁,

    新合旧离时。”

    吟罢,一曲已成。

    恭邑在众人如痴如醉的目光中,提笔写下曲谱,轻轻用扇子扇了几下,待墨迹一干便转手转交给那唱歌的女子。

    女子有些迫不及待的接过曲谱,恭邑见她爱不释手的模样,心中欢喜,琴声再起,女子情不自禁的和着琴声而歌,众人还没有从琴声和歌声中回过神来,只见高空飘下两条梅红色的丝带,轻轻柔柔的盘旋在半空中,随后一个花面梅衫,若仙若灵的女子微笑着出现在半空中,纤手挽红纱,将落未落,曼妙的腰肢缀着青玉点点,竟生生盘旋在半空中,和着琴曲蝶舞翩跹,直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恭邑也没想到竟会意外促成如此奇景,一曲终了,心中仍恋恋不舍。再抬头去看扬皇身边的画师,已迫不及待提笔画下了此情此景。

    坐在画师身边女扮男装的小姑娘瞪了她一眼,不满的嘟了嘟嘴:“想不到梅姐姐竟肯为一个人如此!”

    恭邑看了她一眼,但笑不语。
三公贵,状元约(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