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以色侍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0北上(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住就是二三月,在乡下过了年。

    建炎四年四月,江南气候潮湿,河道密布,不利于金朝骑兵作战,金军主帅完颜兀术决定撤兵。

    获悉金人北撤,秋筠一行忙收拾了上路,夏夫人惦记丈夫安危,一刻都等不得。

    即刻启程,返回临安。

    沿途走了月余,一路有惊无险。

    这日,抵达临安。

    临安城被金人尽毁,到处残垣断壁,秋筠等马车来到府门,秋筠扶着母亲下车,站在半壁府门前,一片苍凉。

    整座府邸被大火烧尽,只夏夫人正房三间烧得墙体微黑,并未倒塌,秋筠踩着满地瓦砾,进去一看,里面倒完整无损。

    秋筠和管家江福并青语等清出通往正房的路。

    扶着夏夫人入内歇息。

    秋筠对管家江福道:“你坐车去城外看看,庄子毁坏了吗?”

    江福即刻去了。

    秋筠四处搜寻,瓦砾残垣中未见父亲影子,心略安,下人们也都跑没了,也无人可问。

    秋筠又转悠到府门口,这时一夏府家下人跑来,见了秋筠唤道:“姑娘”。

    秋筠一看是看门的老忠伯,道:“老人家,你知道我父亲的消息吗?”

    老忠伯在金人快进城时,躲到后院一口枯井里,金人烧了房子,他却毫发未伤。

    待金人撤了,他才出来,去亲戚家里住下,每日过来看主子是否回来。

    见秋筠问,嗐声道:“金人进城时,我们几个劝老爷躲躲,老爷怎么劝都不走,后来我在井里听见老爷怒斥金人,被金人带走了”。

    秋筠早有预感,还是身子一震,晃了几晃,忠伯看她脸色发白,关切地道:“姑娘,想开点,好在老爷还活着,就有见面的一天”。

    秋筠强撑着,未倒,提上口气,嘱咐道:“这事不要告诉夫人,就说看见老爷躲出去了”。

    忠伯点点头,道:“老奴明白”。

    秋筠怕惊吓了母亲,稳稳心神,带着忠伯去见母亲,夏夫人一见他,忙问道:“老爷在那?”

    忠伯按秋筠教给的说了,夏夫人忧愁稍减。

    时近晌午,大家肚子都饿了,府内也不能生火做饭,秋筠就拿了银两,命忠伯去买来吃。

    城里到处是倒了的房舍,砖墙,忠伯走了半个城,才在一家刚开的小饭馆,买了饭菜,提着回去。

    将就着吃了。

    这时,管家江福回来,乐颠颠地进来就道:“夫人、姑娘,真是老天照应,城外宅子地处偏远,金人没到那,方管家也没走,照管宅子好好的,不如夫人和姑娘去那住”。

    秋筠看着母亲道:“这府里如今也住不得人,母亲不如像江伯说的去城外宅子吧”。

    夏夫人摇摇头,坚决地道:“我那都不去,就在这里等你父亲回来”。

    秋筠又看看四周,这里哪能住人,可母亲执意不走,也没办法,父亲被金人掠去的事,不能说出。

    命江福找人修缮房屋,为居所暂避。

    看洪姑娘一旁意欲急着归家,秋筠对管家江福道:“你和青语俩雇车送洪姑娘回去洪府找她父亲,找到便吧,找不到在回这里等待”。

    那洪姑娘这段日子同秋筠母女有了感情,扯着秋筠的手,依依不舍,道:“一路蒙夫人和姐姐照顾,实不舍与夫人和姐姐分别”,说吧,含泪拜谢,坐车走了。

    又过二日,方妈和喜鹊寻来,方妈一见夫人悲喜交加,跪地便叩头,喜鹊两眼泪汪汪的,拜了姑娘。

    秋筠问:“你们去了哪里?那日被堵在城里出不来,着实让人惦记”。

    方妈道:“城一破,人群一下子就乱了,我等看车子出不去,就下车来,慢慢走出去,找了个乡下地方躲起来,好在金人着急拿皇上,没搜那么细,才侥幸躲过,这战乱一平,听着信,这忙着赶回来”。

    又过几日,走散家人纷纷回夏府,大家动手,房屋内外简单修缮后,尚能住人。

    秋筠派去方福打听老爷消息,已得了准信。

    方福把秋筠偷着叫出来,道:“老爷被金人带去金国,听说朝中没走的大臣悉数被金人带走,还抓了好些城中未及走的百姓”。

    秋筠望向北方的灰天,一个主意在心里越加坚定。

90北上(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