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预收文女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 蒋家(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梁和五岁的时候,蒋瀚十二岁,蒋济十岁,都是半大孩子,蒋瀚已经透出沉稳,蒋济就还比较能恼闹。

    梁和那时候就是个漂亮小姑娘,又安静懂事,蒋家兄弟就也愿意带着她玩。

    主要是当时永宁街小辈里以梁纪为首,可梁纪总被揪到前面和大人们在一起,小孩子里面就是蒋瀚领头。

    梁纪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嘱咐蒋瀚一遍,又对蒋济威胁利诱一番,两兄弟都服服帖帖,乖乖带着梁和梁绍玩。

    蒋瀚是个好人。

    梁和真心这么觉得的。

    虽然只是相处了几次,但梁和那时候上辈子的色彩还比较浓,从没被十二岁的男孩子这么温柔地对待过,自然觉得蒋瀚绝世精品。

    后来才发现建康的少年都是一个比一个能装。

    于是蒋瀚在梁和的心里又变成了清纯不做作。

    没错蒋瀚就是个白月光。

    邻家大哥哥。

    如今蒋瀚的妹妹要进东宫,梁和多少有些不知名的愁怅,果然是自己凭空涨了辈分,按理她就是该叫宋承徵……叔叔还是舅舅?

    梁和有些苦恼。

    而且蒋瀚这儿吧,还有这么桩旧事。

    成国公蒋屿曾经表示,愿结殷亲之好,想为长子求贵府掌珠。

    梁胥当时在和蒋屿对饮,闻言有点懵,那时候梁和才五岁。

    蒋屿诚意十足,直言肯定会等梁和及笄,蒋瀚房里不说一个女人没有,反正肯定不会有孩子。

    梁胥当时才回京,知扬州的旨意还没下,连风声都没有。梁胥其实是稍微有一点心动的。

    差了七岁而已,也没有多大。蒋氏从来名将辈出,不敢称累世勋贵,却也是三代公府,当年煊赫尤胜梁氏。

    要不是梁氏出了长信宫贵妃,蒋家背了崇安末年兵败的锅,永宁街是梁蒋还是蒋梁真不好说。

    梁胥一直没有很想把梁和嫁入世家的心思,成国府的确是极好的选择,而且蒋屿在徐氏过世后的第二年就为蒋瀚请封了世子,门当户对不说,两个孩子也熟悉。

    最后还是婉谢了。

    张氏就觉得不靠谱,“你说没孩子,七年,不是就是孩子真有了你能逼着人弄死么。”

    张氏说这个其实是在忽悠梁胥,庶子而已,多大的事情。到底还是张氏不想把梁和嫁给蒋家。

    成国府蒋家,要算是将门了。一将功成不易,将军埋骨无处,张氏心疼女儿,不肯让她去受这份苦楚。

    如果说梁氏一脚踏着文臣,一脚踩着武将,最后落在了外戚身上。那蒋氏虽也曾出过尚书令为台阁之首,却是彻彻底底的将门世家。

    名将辈出。

    真的能打。

    但为什么先帝一朝直到当今,蒋氏都显得有些沉寂呢。

    在崇安与祥平交接的那一年,大梁对北燕为数不多的一场惨败,持节督三军的统帅,便是蒋屿的父亲蒋覃。

    蒋覃是当年大梁名将第一人,也是因为蒋覃挂帅,朝中反对的声音才消去大半。

    那一战先帝赔上威信,蒋覃赔上性命,成国府能熬过先帝一朝,其实十分不易。

    其实那场战败蒋覃已经尽力了,那是一场过于不纯粹的战争,里面有太多复杂的因素。但就像先帝从不曾支持那次北伐,可最后失败的后果依旧要由先帝承担一样,蒋覃自持节离京,也唯有死战而已。

    所以蒋家在先帝末年,一直很积极地试图继续拉近与梁氏的距离。

    其实还算成功。

    虽然姻亲上结的都是梁楚那边的,但梁胥这边对蒋家的观感一直都很好,梁和到现在还念着蒋家的白月光小哥哥呢。

    梁和与南珠正说蒋良娣的时候,宋承徵过来。

    梁和给他换衣服的时候,宋承徵问她,“你与蒋家有旧?”

    宋承徵又自答道,“都是永宁街的么。”

    宋承徵道,“其实朕觉得蒋六年纪小了点,不过太子喜欢,也罢了。”

    梁和有些好奇,“殿下喜欢蒋六?”

    宋承徵漫应道,“皇后说长春宫里少了个良娣,让太子挑,谌祈就看上蒋六了。”

    宋承徵想起来,“蒋五是不是你们家梁秋延定下来的。”

    宋承徵随口道,“其实蒋五年纪上更合适一些。”

    梁和噎住了。

    宋承徵揉了下小姑娘的脸,笑道,“逗你的。”

    “公元1249年,梁端泰六年春,灭燕,又年冬,梁军败赵序,八年秋,亡晋。”

    通史里只有这寥寥几行廿五字,实在是这两场征伐几乎毫无悬念。

    即便如此,依旧是赫赫武功威加海内,这一战成就了多少名将也让永宁街愈加煊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