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预收文女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 蒋家(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子回到长春宫直入明德殿。

    太子妃遣人来请,内侍报上来,太子无动于衷,太子妃那里于是又只能得到千篇一律的太子公务繁忙。

    太子在明德殿里换了身轻便的常服,随手拿了本经书到小院里晒阳。

    小榻清茗,日光温和又包容,太子钟爱这样独处的时光。

    太子漫不经心翻着经书,一页页,不走心。

    太子从长安宫出来的时候心情是有些紧绷的,拿不准父皇的心意,这让太子最近很是疲惫。

    太子丢开书,躺下去,一手遮住眼睛,眼前的昏暗镶着一层橘红的金边,沉沉欲坠。

    太子想起一些纷乱的事情,佛说因果,道论承付,如今宫中盛行佛教,难见道藏。明明几代以前还能见到道士小童出入禁庭,不过短短百年。

    太子记得谌章小时候颇有些世家子的气息,无论是清谈玄辩,还是百步弯弓,谌章都足够出色。

    太子知道自己在辩难上一万个说不过谌章,但他们一次都不曾相对论道。太子也很难讲自己的弓马有没有谌章娴熟,可能以前是差不多的,但端泰以后,谌章每年都会在西山待上月余,太子觉得要是谌章一点长进没有,实在不像他的弟弟。

    太子并不讨厌现在的自己。

    太子也不讨厌这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太子的人生是一眼可以望到头的,每一步都早被划好,容不得一点差错。

    太子想,自己十几岁时候是这样样子,二十几岁也一样,三十几岁,四十几岁,都不会有什么差别的。

    其实太子这职业有点高危,翻翻史书就知道,但大梁的太子还是比较好当的。

    太子有些昏沉欲睡,临睡前,太子想起来,“明日,往乌衣江左,征召东宫属臣。”

    内侍躬身低声应诺,太子意识略微有点模糊,“蒋氏女……礼官拟的是哪天来着?”

    内侍轻声回道,“是这月十八,六天以后。”

    太子随意点头,内侍就无声退下了。

    梁和对太子妃的悲惨事迹也略有耳闻。

    这个说来也是个故事。

    貌似是太子妃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说了几句,然后满宫里传的这个凶,南珠就和她八卦来着。

    梁和之前一听是长春宫的绯闻,就想我不听我不听。

    太子那边诶,能不沾还是尽量不沾。

    梁和作为后妃,宫里的卦八就八了,太子和太子妃之间的关系,这种已经隐约和前朝沾点边儿的事情,梁和虽然好奇,但还是会尽量避开。

    尤其吧,梁和总记着那个文案。文案这玩意和剧情还不一样,它就那么几行,早刻在脑子里想忘也忘不掉。

    可是吧,梁和这么多年看下来,太子这根本就是稳如泰山啊。

    对上恭敬,对下友爱,太子与她寥寥几次碰面,都是谦和有礼。梁和看过他们父子相处,反正梁和也没见过别的太子父皇是怎么相处的,但宋承徵对太子确实是满意的,太子对他父皇……梁和不了解太子,可仅作为一个旁观者,也能体会到那种崇敬儒慕。

    梁和就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样才能走到最后那种结局。

    何至废立。

    实在是,比起自己的耳闻亲见,梁和更相信文案……

    说白了就是比起她自己的判断,梁和更相信玄学。

    梁和看南珠说的时候很不当一回事,半推半就地也就从善如流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说太子妃出尽手段想哄回太子,太子心如铁石。

    梁和就觉得太子妃这个思路就很清奇。

    你这是找婆婆给你撑腰么。

    梁和是理解不上去,但转念一想,人家是太子妃。修身齐家,皇后自然希望东宫夫妇和睦,说不准就真有用呢。

    咱们不能用小儿女的心思去揣测太子夫妻对吧。

    梁和愉快地说服了自己。

    顺便和南珠八卦了一下马上就要进来的蒋良娣。

    这个蒋良娣才是重点。

    为什么呢,因为太子妃毕竟祭天地入宗庙,太子就更不用提了,柿子捡软的捏,可不就剩蒋良娣。

    侧面吃瓜也是瓜。

    说起蒋良娣,梁和还略知道一点,也稍微有点关心。

    不为别的,蒋良娣是蒋瀚的妹妹。

    蒋瀚是蒋屿的长子,成国府世子,也是梁和穿了以后第一个有所牵扯的少年。

    这事情就比较久远了,还是五六岁时候,梁胥刚回京。

    梁和以前稍微熟悉点的大哥哥除了自己兄长梁纪,就是蒋瀚蒋济两兄弟了。

    蒋徐年纪小,又病歪歪不出屋,梁和就只跟蒋瀚蒋济熟。

第102章 蒋家(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