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做校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二一章 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纯粹的善良,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或者说放弃了自我保护的意识——用普通人的话说,其实就是单纯,是傻子……所以最容易被欺负,这个世界即便大体是善良的,但也总有一些人是靠着欺负人才能活着的!对于有自我保护的人,欺负起来太费心力,而没有自我保护的人,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

    “所以,没有自我保护的人,反而会更容易遇见坏人!也就是说具有纯粹善良的心灵肯定会比普通人遇见更多的坏人,会比普通人受到更多的伤害……”

    “但是,幸好,坏人追求的也是物质上的享受,坏人欺负人大多也是为了物质,说白了,就是为了钱!”

    “而具有纯粹善良的心灵的人,只有耽于精神世界的享受,比如沉浸在爱河的幸福的享受中的时候,比如沉浸在道德上的崇高的享受的时候,比如沉浸在艺术世界,心灵的意像世界的美的享受的时候……只有在这些时候,才会觉得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如尘埃般不值一提,才会对于物质世界的损失,物质世界的伤害,不芥于心……”

    “对于恶人的伤害,也会像看用上帝的视解看一出戏剧一样,不会觉得被伤害,反而会觉得有趣……”

    “也只有这样,只有这样沉浸在精神世界的享受中,才能把纯粹的善良坚持下去,或者说把纯粹的善良,当成精神世界的一种美好,一种让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精神得到美好的享受的食粮!才会乐于在自己的心灵中建设这个纯粹的善良,才会在心灵中追求纯粹的善良!”

    “但是,如果你们教他们的心灵具有了纯粹的善良,而他们却依旧在追求物质世界里的享受,那后果你们可以想像一下,他们被恶人伤害,更恶人一次又一次深深的伤害,他们不会像从小就学会自我保护的人一样从小就知道这个世界有善也有恶,他们不会像那些人一样能够理智的看来恶人……他们很可能会心里充满怨气,走到另一个极端,不愿意相信善良,觉得恶人才能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活的很好……所以,他们很可能最终会变成一个纯粹的恶人!”

    “所以,归根结蒂,如果你们不能让他们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放弃物质上的享受,你们就不能教他们纯粹的善良……而如果他们的心灵不具备纯粹的善良,他们就无法做到奉献自己的一切去爱护别人,或者回报别人的爱护,他们的心灵也就无法与别的心灵蕴生出一条流淌着爱的情感的爱河!而没有浩然充沛的爱河浸透着他们的心灵,他们的精神就无法像我们一样高度的凝结成为一个整体!而没有这个高精凝结的精神体拥抱着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心灵就不会感到满足幸福和美好!而心灵感受不到满足幸福和愉悦,他们的心神精力便不会壮健的成长!而没有壮健的心神和精神力,他们就无法完全主宰自己的一切,没法想睡觉就马上沉睡,想进入专一专注的境界,就能马上进入专一专注的境界里!达不到这种境界,自然也很难成为我们这样的天才!”

    清诚最后总结道:“你们要寻找的,让普通的孩子通往天才的路,就是这样一条路!就是必须要,第一步要孩子们从追求物质世界的享受中转移到追求精神世界的享受中去!”

    “好吧……”周主任沉默了一会,接茬道:“算你说的有道理吧……”他接着问:

    “但是,怎么让学生们放弃物质享受转而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呢?按你说的那三种精神上的享受,相互爱护的幸福感,对外界事物进行心灵加工后的意像的美感,道德的崇高感……学生一进校问,老师就教导他们关心同学爱护同学,跟同学相亲相爱,这不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享受到相互爱护的幸福感吗?然后艺术课,音乐美术等等,也不就是教导他们在心灵中创造和欣赏意像世界的美吗?至于道德的崇高感,更是一进校门,道德课品德,连语文课都是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教导……”

    “你说的这三种精神享受,我们其实就是一直在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得到这三种精神享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你觉得我们还能怎么做,或者教育还能进行怎么样的改革,才能让学生们尽快的享受到这三种精神的愉悦,沉浸到这三种精神的享受中,因而忘记物质世界的享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