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6章 颁奖典礼的筹备(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确定好现场的布置后,冯正明他们一同离开会场,又去安排的酒店进行参观。

    酒店老板也专门等候迎接,并且还专门和冯正明进行攀谈。

    酒店老板自然也是希望,可以获得一些冯正明的指点。

    这可能是国内大部分酒店老板都希望的。

    就是让冯正明出面,帮忙把他们酒店餐厅进行一些改进。

    冯正明和科夫曼夫妇相视一笑,然后他们一起踏进酒店的餐厅后厨看了看。

    观看中,冯正明作为翻译,转述了不少科夫曼对酒店餐厅的建议。

    老板干脆把负责餐厅的人员全部都叫过来。

    让他们听一听冯正明和科夫曼的一些改进建议。

    酒店的餐厅分为中餐厅和西餐厅。

    西餐厅的不少菜品,在科夫曼看来都显得有些华而不实,甚至不少的菜品,科夫曼觉得都不能算是西餐。

    科夫曼给了不少详细建议,他确实是很实在,真的要改进酒店的西餐厅。

    冯正明跟着帮忙进行翻译,很多细节他也用国内大家习惯的术语进行转述。

    让西餐厅后厨的人,都能清楚了解到科夫曼的建议具体是什么?

    经过了科夫曼的一番指点,确实让西餐厅后厨的厨师获得了不少经验。

    看过西餐厅,进入中餐厅的后厨。

    冯正明一进后厨,获得后厨里所有人的鼓掌欢迎。

    如今对中餐厅后厨的人而言,冯正明真的已经是他们崇拜偶像。

    尤其是在后厨里一些年轻人,他们见到冯正明相当激动。

    冯正明微笑跟后厨每个人握手打招呼。

    然后他给出的建议比较简单。

    “酒店后厨,和我那种餐厅的后厨会有所区别,你们在设计菜品的时候,要尽可能保证相对简单,而且要能一次出多盘的菜。

    因为你们酒店餐厅,本来就是酒店的附庸,客人点餐可能并不会很在意菜品细节。

    所以你们不需要过份强求菜品细节,你们需要做的很简单,菜一定要新鲜,同时要把味道做好。”

    其实冯正明说的这些,和科夫曼在西餐厅后厨那边说的差不多。

    两人在酒店餐厅的理念上一样的很相似。

    因为觉得酒店主营是客房方面。

    所以给酒店餐厅提出太多的要求,酒店可能也没办法去完成。

    甚至可能会因为太过复杂,酒店会把该做的事情做砸了。

    冯正明和科夫曼就是让餐厅后厨尽量简单。

    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摆盘和菜品设计。

    简单直接,把一些经典的菜做的好吃就够了。

    冯正明更加直接:“你们后厨就不要去做那些爆炒的菜,那些菜会对火候的要求太高,也不要去做一些刀工要求很高的菜。

    这样可以避免你们后厨因为忙碌出现偏差,把你们的重点放在调味上,保证味道好。”

    酒店老板听冯正明的这番话,仔细一想觉得很有道理。

    过去他酒店餐厅里,会专门做一些看上去漂亮的菜。

    但其实那些菜,对酒店后厨里的厨师而言,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结果就是后厨里厨师做起来辛苦,顾客吃了还觉得不好。

    所以冯正明说,不要去考虑太多烹饪技法,不要给自己增加难度,只需要专注在把味道做好就可以。

    在酒店老板看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抉择。

    既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就干脆把菜做的好吃就行。

    冯正明和科夫曼只是稍微指点了一番。

    那边国际美食家协会也检查完酒店内部的情况。

    他们对酒店的安排也算是满意。

    冯正明和科夫曼出去和他们汇合到一起。

    然后沪城市里和酒店确定了这边入住的情况。

    冯正明表示:“我不过来住了,我在沪城有房子,而且家里还有孩子,我还需要回家照顾孩子的。”

    对此,国际美食家协会的副会长布鲁克斯表示理解。

    “冯你真是一个很爱家庭的人,难怪你餐厅的菜做的会有家庭的味道,连你餐厅的氛围也充满了家庭感,真的很棒。”

    冯正明:“对我来说,家人是我最重要的,所以我来沪城开餐厅,也会把我的家人一起带过来。

    哪怕是那样我在沪城压力会比较大,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抽出时间,陪伴我的孩子们成长,不让他们成长中缺失我这个父亲。”

    这番话很打动布鲁克斯和美食家协会的几人,科夫曼夫妇也同样被打动。

    在他们看来,冯正明这样一个重视家庭的态度,很加分。

    一切都参观完毕,也确认了颁奖典礼的各种细节。

    冯正明向沪城市里和美食家协会众人告别。

    他和科夫曼夫妇一起先一步离开。

    然后他们一起回到老洋房餐厅。

    这些天科夫曼夫妇一直也在老洋房餐厅,科夫曼更是在后厨里,和冯正明进行了不少交流。

    与科夫曼的交流合作,让冯正明一些菜品里也融入一些西餐元素。

    尤其是在香料的运用上,两个人很喜欢交流切磋。

    比如今晚,两个人各自尝试了咖喱。

    科夫曼做了一个绿咖喱。

    冯正明做了一个黄咖喱。

    两个人相互品尝对方的咖喱,并且按照各自地方人的口味偏好,再对对方的咖喱进行一些口味上的调整。

    最终冯正明和科夫曼做出的咖喱,让后厨和餐厅众人都觉得很美味。

    味道上的独特调整,真的就属于厨师个人的能力展现。

    这个很多时候,还真不是一份配方就能搞定。

    冯正明和科夫曼调味过程,都是会是用秤去进行称重。

    最终两人再交换一下各自调味的咖喱配方。

    看了看对方的配方,两个人几乎同时相视大笑起来。(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