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1章 教化万民之伟业(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投身于教化万民之伟业,修缮经典留芳百世?”

    荀攸与荀彧此时借司马德之口,洞悉曹操之伟志。

    不过二者心中震撼之余,却也免不了心中忧虑,面露难色。

    于天下各郡广设书斋教化民众,其志固然可嘉。

    然实践之路,却是荆棘满布。

    且不提他物,单是纸张之需,已非寻常财力所能及。

    况乎朝廷欲全额供应学子纸张。

    此一项开支,便足以撼动国库根基。

    何况当今世间的蔡侯纸、左伯纸,皆是造价不菲。

    非普通家庭所能轻易购得。

    即便是他荀氏子侄,亦难以确保教育时纸张充足。

    更不必说建筑书斋与聘请师资之巨资了。

    所以此念虽好,却是异想天开。

    荀彧作为长年为曹操掌管后方事宜的谋士。

    心下不禁暗自嗟叹,理想固美实难践行。

    尤其考虑书斋建设乃长远投资。

    无疑将使朝廷财务负担雪上加霜。

    面对此等难题,荀攸也是不吐不快。

    将创办天下书斋所面临的重重难关。

    在司马德面前一一道破。

    未料,司马德听完后,竟仰首大笑。

    一副胸有成竹地说道:

    “哈哈,二位先生忧虑过甚矣!”

    “现有纸价高昂,确是一大难题,可倘若……”

    司马德以指自指,轻笑道:

    “倘若在下能创制一种成本低廉至极。”

    “书写与辨识皆胜蔡侯、左伯之新纸,又当如何?”

    话音方落,司马德已从怀中抽出一叠纸张,置于二人面前。

    “请二位审视,此即在下新制之纸。”

    荀攸、荀彧猜到司马德早有筹谋。

    却不料他竟然拿出如此物件。

    二人此时不由得细观纸张,上手轻轻轻抚。

    刹那间,震撼与讶异交织在二人脸上。

    二人作为士族领袖文坛精英。

    自然无需试笔,仅凭指尖反馈之触感,便能断定。

    此纸远胜现世的各种纸张。

    “这……这是……”

    荀攸的震惊此时溢于言表,手中的纸张如同奇迹。

    与当初曹操第一次目睹时的神色无异。

    而荀攸想起司马德刚刚提到的造价低廉,却是迫不及待开口询问道:

    “请问仁达,此纸造价几何?”

    司马德闻言坦然笑答:

    “如各位眼前这百张左右之纸,成本不过区区二十五铢钱。”

    “未来,随着工艺改良,成本还将持续下探。”

    司马德的话语,如同破晓之光。

    照亮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

    汉末烽火连天际,五铢钱购物力。

    在那盛世已逝的年月里,虽稍显疲软。

    不过也勉力维持着,与后世五毛钱价值的微妙平衡。

    而这区区一钱,却是物尽其用。

    百张薄纸,耗资仅十枚铜钱。

    二者还是司马德的保守估计。

    毕竟在造纸所需的各种支出之中,工人的薪酬不过云烟。

    那些辛苦的工坊劳役,皆来自于囚徒与战俘。

    这些人无需怜悯,只管榨取剩余价值。

    而在这封建枷锁深锁的汉末。

    各地诸侯,俨然便是皇权之下最为庞大的地主与资本家。

    而他岳父曹操不仅是中原土地的主宰,更是时代的收割者。

    手握重兵又权柄滔天,以铁与血勾勒出权力的轮廓。

    试想届时他司马德借曹魏实力大展宏图。

    造纸作坊遍地开花之时,技术也将逐渐迭新。

    到那时,纸张成本便是九牛一毛。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