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2章 魏公曹操实至名归(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此时室内静谧,荀彧叔侄听闻纸张造价。

    心神微凛且面露惊讶。

    如此上等佳纸,造百张仅需五铢钱二十挂。

    且不说他荀氏这些士族豪门,便是一般寒门百姓亦能负担。

    如此物美价廉,远胜市面上的左伯纸与蔡侯纸。

    未待荀氏叔侄细细思量,司马德却是继续开口道:

    “二位忧心大兴书院耗资巨大,此事晚辈已筹谋多时日。”

    “学子每月供纸免费,书写无需顾虑。”

    “然而市售此纸,唯有高价者得!”

    “五铢千百枚可换十纸,办学之资以售纸之财填补绰绰有余。”

    而且司马德还没说明白。

    如此一来,校外纸贵,门内免费。

    令天下学子感恩戴德,哪个不长眼的士族敢公然反对?

    若是如此收支还填补不了办学的空缺。

    他大可再出奇招,将白酒青楼等物收为朝廷生意。

    实行如盐铁官营一般的制度。

    再不济,便祭出学区房套利。

    将教育与住房绑定,如此一来。

    收割豪强财富便不费吹灰之力。

    一念及此,司马德也是再从怀中掏出双卷新书。

    “二位再观此物,教化不只以纸为基。”

    “还需各家圣贤典籍以作推广。”

    “晚辈如今又一印刷之术在手。”

    “但有孤本范本在手,日印万卷非妄想。”

    荀氏叔侄一听这话,当即一脸惊诧!

    连忙接过来细细端详。

    顿时感觉头皮发麻,皆是双手震颤不已!

    二人皆是当世智者,一下子便看出其中玄机。

    若说刚刚的新纸,是笼络天下士子的好手段。

    那这所谓的印刷术,便是教化民众的大杀器啊!

    这两样技术叠加在一起。

    将颠覆千百年来的教化传承。

    今后主公曹操兵不血刃,便能令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

    还能压得天下其余诸侯,在文教方面抬不头起来!

    甚至只要印刷术在手。

    今后天下的各地大儒泰斗。

    只要是想著书立说,便是不得不来一趟中原。

    因为纸张印刷可比竹刀刻字要方便多了。

    而且单单这一本新书,便能收录一箱竹简的内容。

    无论是便利性还是传播性都能大大提高。

    荀攸此时不由得出声感慨道:

    “纸以馈赠,教材备齐,售纸之财以养学府。”

    “朝堂扶持,文若督学,教化四海,岂能能不成事?”

    说罢合上那本《论语》的复制品。

    心中此时又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广设书院,教化四方。

    即便此时由主公曹操主持,士子皆感其德泽。

    但这背后的功劳却是要算在司马德头上。

    而如今公子曹彰于军中威望甚重。

    再有司马德的支持,今后便不缺士人效力。

    如此一来,非嫡非长又有何惧?

    但凭其文成武就,足以与其兄长曹丕比肩。

    二人在朝堂上的势力差距将荡然无存。

    而此时,荀彧也是表情复杂地问向司马德。

    “敢问仁达,此纸何名,是否已定下?”

    司马德闻言也是傲然道:

    “有蔡侯左伯在前,此纸之名怎能居人后?”

    “礼记所载王者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司马德说着也是看向二人道:

    “以‘曹公纸’为名,二位以为如何?”

    公、侯、伯,纸如爵位定。

    司马德意欲以此纸为其岳父正名。

    魏公曹操,实至名归!

    “曹公纸”,三字一出。

    荀彧眼皮微颤,神色有些复杂。

第422章 魏公曹操实至名归(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