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邪神纪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古物5(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一天在图书馆里查资料的时候,孙卿无意间来到民俗学相关的借书区里面。民俗学的著作其实在有些时候也能帮上文物研究的忙,因为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人们没有办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一些重要内容就有可能在不经意之间被分类到错误的地方去,而民俗学里面就存放了很多历史学和考古学里面不太被注意到的一些部分。他在书架的角落里翻了一本书出来,封面已经有点褪色了,书页的边角也有卷边的。这是好几年前出版的一本民俗学著作,作者的名字因为封面破败,字迹已经看不清楚了,只看到姓氏是姓张。

    孙卿站在书架前,翻了翻书。当中一有章节提到了一些藏边地区的民俗传说的内容挺有意思的。孙卿看了几眼,被里面提到的一些内容吸引了。他打算转换一下兴趣,先看看别的内容放松一下,于是就拿着书回到阅览室,把先前从书架上拿来翻看的《青铜志》合起来放到一边,开始阅读这本民俗学的著作。

    书中提到在藏边地区存在着一些非常怪异的图腾,与当地其他已知的密教或者图腾崇拜很不一样。那些藏族人制作一种形象夸张诡异的面具,这些木制面具在形象上接近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那些眼睛突出,耳朵夸张的像鱼鳍一样的装饰。书中将两者的照片做了直接的对比,并且指出了其在形象上的共通性。对此做出一个结论,这种崇拜的遍布范围可能非常的广泛。而通过对当时多种图腾崇拜的比对研究来看,这种面具的图腾元素似乎很像鱼类。然而这几处地方都不是靠海的地方,附近河流里的鱼拿来做崇拜图腾也有不少地方有些说不过去。但是据考察,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对于这个崇拜似乎都很忌讳,不少人看见这类面具的图片的时候都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厌恶和避讳的表情。在当地进行考察研究的作者甚至因此还遭到了一些不太友好的对待,书中对这一段做了描述。

    “……当地人肯定对这个面具有很深的宗教信仰,但是很明显,他们并不打算让外来的人了解更多。从当地方言听起来,他们的很多描述都带有一种警告的语气。这是当地的向导告诉我的,当地向导说实际上现在的很多藏边地区的年轻人对这些都已经很不了解了。这也许和老人们对这些东西的保守有关系,他们很不愿意传授给年轻人,有时候宁可这些崇拜都被遗忘在历史里面。酷d匠网正版j◇首|发i0#\

    可是很矛盾的问题也在这里,因为他们显然还在小心翼翼地保存着那些东西。当地一家公家机构曾经就出土的那个面具的归属问题遭到了当地好几个村子的人的联名反对,他们要求把面具归还回去。机构的领导以国家财产的理由驳回了他们的请求,都是后来几次事情都闹得不太好,想到也不愿意透露太多。不过从了解到的只言片语里了解到,当地人可能做出了一些过火的举动,之后那件物品的归属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了,对此没有能够深入研究。

    ……通过询问村里的老人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那个面具的说法,那东西是他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的供奉,具体的出处已经不知道了,很多崇拜的仪式规则也被遗忘了。但是他还记得自己的祖辈曾经告诉过他,那个面具来自水里,那个形象是鱼。古早的传说是祖先从海里带来了这个面具、另一种说法是他们的祖先就是那个面具的形象、来到陆地上之后逐渐的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还有说这个面具来自一位古代庇佑他们祖先的神明的形象……说法很多,大多零零散散,哪一个更加贴近事实也就很难分辨了。

    ……这里收到了来自周教授的回信,他回复说这样的猜测是有根据的。因为从喜马拉雅山脉一代进行的地质学研究所得到的成果来看,那片地形在很早时候就是一片海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那些来自海里的图腾崇拜就不无道理了,只是很难想象那个时候在那片地去就已经有人类群落了。而且周教授在寄来的信里提到,应该还会有更多的物件有待被发现,这些东西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隐藏的关联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