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不用。别小看这莲子汤,火候工序不得有半点马虎,我还是亲自动手。”
邓氏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半天都没插得上话。她倒是没想到李春儿竟然有这本事,这偏方她可也是第一次听说。
祝大娘领着她们两位穿过外院,踏过了长长的青石甬道,再过两道月亮拱门,便能看到内院的抄手游廊。
守门的婆子见到了祝大娘,没说什么便将她放了进去。
进了内院,李春儿四处张望,时不时看到身着兰色比甲装扮俏美的年轻丫鬟,丫鬟们身上带着阵阵清淡的香气。
走过抄手游廊,便见到篆有巨大寿字的影壁。那影壁之后,便是安平侯府的贾老太的安宁院。安宁院是一个五进的大院子,正堂外栽满了海棠,紫竹。
转过影壁,就不能擅自进入了。祝大娘让她们两人先行等候。
李春儿站在院门外,终是抬起头向里张望。一个正在扫雪的还未留头的小丫头看到了祝大娘,提着扫帚蹬蹬的跑了过去。祝大娘掏了一把果子塞给小丫头。
小丫头低头瞅了瞅手里的果子,冲着李春儿咧开了正在换牙的嘴巴。
小丫头跑进去通报,李春儿跟舅娘便站在影壁旁等候。
足等了有半柱香的时间,才有一个穿着绿色比甲披的尖脸少女走了出来。祝大娘朝她们招手,邓氏这才敢拉着李春儿往里走,朝着内厨房走去。
祝青家的一直是贾老太太身边伺候的红人,厨房内的人见她都微微鞠躬。祝大娘之所以将李春儿领这来,也是对这小姑娘的药膳没信心。私下里做出来若是没效果也不会落入别人口舌。
李春儿一进厨房一看,算是见识到了大户人家的气派,厨房库房里码着各式各样的新鲜的食材。
她也不想再耽误,抡起袖口,将自己要的食材用比写下交由祝大娘,让她准备。好在这些食材也不算稀奇,库房管事很快就一一找出。
李春儿先将莲子芯洗净丢进砂锅内。她本是想着用猪骨熬一锅高汤,但最后放弃了,还是加的清水,这样会比较清淡。盖上盖子便开始添柴火猛炖。
在煲汤的间隙,李春儿又慢条斯理的做起粥来。
做粥的材料,在这大户人家的厨房也是不难找的。李春儿报上食材种类让祝大娘找灶房管事拿,很快得到薏米、淮山、柿霜这些有很高药用价值的食材。
那边的莲子心煲汤已经在灶上冒着热气。一股股的香味弥漫在厨房里。
这时,李春儿将砂锅揭开,再将切成细粒的茄子蒂加入进去用木勺搅拌了一会儿,稍微捞起来看颗粒软乎乎的,不说谁也看不出来这是茄子蒂。李春儿抽出柴火减少火势,改成小火慢慢的熬煮。
另外李春儿马不停滴的将薏米洗净放在水里浸泡着,然后又麻利的将淮山进行去皮。
半个时辰过后便将薏米和淮山放入瓷钵内捣成粗渣。
熬粥的技巧不过也就是火侯的把握,需要慢慢的熬煮直至烂熟烂至粘稠。
做菜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
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莲子心汤也便做好了,将其盛到明煌陶瓷圆碗中,轻油拂面,再洗一些葱切成细段将葱花撒在上面,轻轻的嗅一嗅,带着一股清香。
而另一锅土灶上的米粥也正在咕噜咕噜的泛着气泡。
李春儿将带有滋阴润燥,补脾润肺的柿霜加入其中,搅拌后再约莫熬了一盏茶的功夫。
她一直用木勺慢慢的搅拌,米粥色泽透亮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