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回到故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结识旦旦(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白建章感觉很诧异,“那咱们见了这个十多岁的小兄弟,岂不得叫一声叔。”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是连他本家建字辈儿的人都对他直呼其名,咱们都跟他多少代的亲戚了,不用较这个真儿,谁让他们家最近几代人都晚生晚育呢!”

    狗狗听到了他俩的谈话,觉得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便走过来拿起工具帮忙,顺便加入了这个话题。旦旦还一直坐在四轮车上捣鼓机器。狗狗说:“建章哥,他平时都跟我混,别看他平时跟村里的文字辈儿长辈们没大没小的称兄道弟,在我面前他照样得喊你一声哥。

    “我跟他从小一起长大,有一次他居然跟我商量:将来让我儿子喊他爷爷。当场我就揍他了,他狗日的也不怕折寿,我就跟他说:‘你当的那么大,也不怕死得快些。’……”

    羊粪在庄稼人眼里是上等肥料,村子里像旦旦家这样的养殖大户也就三两家而已,除非关系走的特别进,一般村里人上家里讨要羊粪是需要付钱的。狗狗知道白建章很少与村里人走动,与旦旦家里也没有任何来往,便把旦旦喊了过来,“咋得?兄弟,卖我个面子,这车羊粪免费送给建章哥了,你可是文字辈儿的长辈,不许跟晚辈们伸手要收钱啊!”

    “那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儿。”旦旦很爽快的答应了,可他又想了一下,“你等会儿啊!我跟我娘说说。”说完便跑回屋里跟他娘通个气儿。

    狗狗骂道:“你个草包,就几十块钱的买卖,自己还做不了主。”

    白建章有点不好意思白拉人家东西,这好歹也是人家家里的一份儿收入,让狗狗不要为难人家,自己一会儿付给人家钱就是了。接着又跟狗狗聊起了之前的话题:“连我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白义村人,都按建字起名,你起名咋不讲规矩呢?”

    “别提了!祖宗们都给安排好一个建字了,可我爹娘实在是没什么文化,连最后一个字儿都给我起不好。我也是被逼得没法子了,自己胡编乱造呢,总不能叫白建狗吧!”

    白建章捧腹大笑,“所以你就叫七星瓢虫啦!”

    三个人正聊得开心着呢,这时从屋里传来了一阵骂声:“这白义村,还有和他狗狗不熟的呢?自家地里年年白拉也就算了,还拿人家的东西卖人情,小小年纪充什么大头呢?”

    旦旦与狗狗不同,自幼安安稳稳的在父母膝下成长。他才14岁,也想在朋友面前活的义气一些。可家里边大大小小的事儿他根本做不了主,他爹娘不教育旦旦好好读书,反而是在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过分约束和管教旦旦。已经脱离学业生涯的他,没有一份体面的事情可做,天天与一群山羊为伍,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旦旦实在跟他娘说不通,沮丧的从屋里走了出来。白建章不想让他难过,赶紧从兜里拿出钱来递给他,被狗狗再三阻拦。

    狗狗对他说:“你娘也就是,不就是几十块钱吗?你家养着这么多羊天天要饮多少水,不都是我给拉的?我也没有次次收你家的钱吧?你跟她说‘回头我给你家白拉一车水,’给她顶账不就行了。”

    白建章推开狗狗,硬把钱塞给了旦旦。

    事情过后,白建章教育狗狗。

    “旦旦已经拿出自己的诚意了,我很感动。再说了,人家送给你是情分,不送你是本分,这没什么错。旦旦和你不一样,他每天还吃着父母的一日三餐,所以你不要擅自给人家做主。”

    “回头带他一起来家里玩儿,告诉他:‘我不怪他。’”

    ……

    从那以后,旦旦经常跟随狗狗来白建章家做客。白建章对他俩也很热情,拿出自己在城里买的口粮,给他们分享。

    90年代时,村里的孩子甚是可怜:给他们一根火腿肠,吃着都那么别扭:咬开一头的口子,硬往嘴里边挤。吃一袋方便面,把牛肉包泡在碗里涮的干干净净,把汤也喝个精光。

    狗狗连一身像样的衣服也没有,白建章打算要扔掉的衬衫,狗狗捡着就穿。他的小体格子穿着根本不合身,他把下边塞进裤子里,还借来白建章的领带系上,在村子里招摇过市。

    俩人见白建章每天拿鞋油把皮鞋擦得锃亮,也想给自己的布鞋上来点。白建章告诉他们:鞋油是皮鞋专用的。他们觉得白建章在这件事情上有点小气,背着他执意而为,结果白白毁了自己的一双鞋子。

    对于他们在自己家里的胡作非为,白建章并不觉得讨厌。村里人本来活的就很随意,他们还是未成年的孩子,见到新鲜的东西,动手动脚的也能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