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的日子里,白建章规律的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了。
天色还或明或暗时就已经起床了,这个时候人的胃口一般都不会太好,可是他必须强迫自己吞下大量的食物来储存能量,然后去到田里接受劳动的洗礼;中午回到家中休息,经常性的睡过头,没有做午饭的精力,经常拿干粮来充饥;晚上再次回到家中,冲刷掉满身的泥土和汗水之后,他必须准备好两顿饭——当天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
他学会了村里妇女们的手艺,把蒸好的馒头切开烤制成干馍馍片,随身带到田里,用来充饥。
刚回到农村时,他非常怀念城里的自来水龙头,等到蓄水窖落成后,他又可以肆无忌惮的浪费水资源时,他也学会了村里男人们的恶习。
不洗手便拿起冷冰冰的馒头啃,从水缸里舀起一瓢凉水一饮而尽,把带泥土的脚蹄子塞进被窝里,衣服也没有以前洗的勤快了……
他在心里自我安慰:把生活质量降到最低,这样也不会死人的,习惯就好了!所谓习惯,就是习以为常。
白建章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状况被建文发现了,他经常把他拉去自己家里吃饭。建文家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蹭吃蹭喝的次数多了,白建章便开始推三阻四了。后来,就算建文强拉也没有用了,他不想让他们家里人唠叨建文。
为了让这位头脑发热,回乡劳动的本家兄弟,在农忙的时候有个方便蹭饭的地方。建文和妻子云华商量着与爹妈分开过,省得听他们唠叨。反正自己也成家立室了,爹娘年纪也不算大,生活上也能自理。
云华是个比较开明的女人,家里边大事小情一般都依着建文。她也知道,白建章不是那种甘于种一辈子地的人,他也不希望建文一辈子弯下腰种地,世道在变化,他相信建文可以跟着白建章找到一条好的出路。
建文两口子煞费苦心,可白建章还是不想给他们添麻烦。云华跑来跟他商量:让他承担家里一些微不足道的柴米油盐费用,算是搭伙儿的饭钱,等过了农忙期,他在自己开火。她这样说,好让他吃的心安理得。
对于这番苦心,白建章极为感动,他也不是不知回报的人。
平日里,他对建文的一双儿女——晓峰和晓华非常关心。教他们读书、辅导他们功课、给他们买最爱的零食,每当孩子们需要交学费时,云华总是发愁家里没钱,这个时候白建章便会慷慨解囊。
在这个生活如此艰难的山村里,这对同甘共苦的兄弟很令人羡慕。
白建章拥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中医,他也是附近几个村子里唯一的医生。他在村子里过的是一种亦农亦医的生活。有时候会有一些人驱车五六十公里来白义村向他求医,用村里人的话说:人家祖上的牌子就硬!
年纪轻轻的白建章拥有高明的医术,这得益于他的祖上。
第四章 遥望白家堡(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