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宝玉因听得许多人家来府里向黛玉提亲,一时急火攻心,竟迷了心智,所幸并无大碍,只不住叫着“林妹妹”三字。原来那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虽喜在内帏厮混,却因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日夜相对,如今长到十三四岁,已稍明时事,又看了那些个邪书僻传,再将那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与黛玉一比,皆未有稍及她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待再过几年便告知贾母、王夫人,了却自己的心事。
屋里都是些聪明乖觉之人,见宝玉如斯模样,已然明了七八分,只不敢混说罢了。惟独贾母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儿又与林丫头从小在一块儿的,自是比别人更亲近。这会子忽听得不少人来求娶,想着姊妹不日便要分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难过。这并不是什么大病,吃一两剂药就好了。”众人都道:“到底老太太有见识。”一时见宝玉睡着了,贾母方命各人散了,自己亦扶了鸳鸯琥珀回房。
是夜,宝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不成寐,想着才刚宝玉的反应,不觉心更灰了几分。之前她一直以为荣国府已是荣耀至极了,不想到怡亲王府给福晋做寿时,她方明白自己的目光是何等短浅!
当日甫一进入怡王府的大门,她便被其巍峨大气、尊贵典雅深深震撼了,荣国府与之相比,无疑差得太远。她只觉自己是何等的渺小,竟连手脚都不知该如何放置了!再看迎春三姐妹,虽则亦是初次到王府来,到底进退有度,仪态万方,是以她时时留心,步步在意,唯恐被人耻笑,所幸并无纰漏。
好容易到了正殿,却见满屋皆是优雅闲适、雍容雅步的贵妇,她那在自家威风八面的姨妈,此时却到处赔笑着打招呼。她以为这些人便是王妃福晋了,不想真正的王妃福晋却在另一处,直至开席时方簇拥着今日的主角儿——怡亲王老福晋,款款走进来,老福晋的左手,赫然携的是林丫头,紧随其后的,却是贾母与英莲!
老福晋一声令下开席后,她们一行很自然的被排在了末席,她没有心情吃喝,只拿眼不住的瞧首席。首席上除了让她妒忌得心发疼的黛玉和英莲外,另一个人却是出发前被她有意嘲笑过的秦氏。虽则当时她已从贾母和姨妈等人的反应中,得知自己造次了,到底没有太往心里去。这会子她方知自己错得有多离谱,那秦氏显是有着不为人知的显赫身世,她恨自己的百密一疏,只顾着讨那些个当家人的欢心,竟忽略了众人的习以为常。
及至终席,她们一行去请辞,姨妈不过说了一句很平常的话儿,那怡王福晋的随身嬷嬷竟当众与她没脸,她甚至不敢做声!
记不清自己是怎样来家的,她满脑子都是那些王妃福晋意满志得的笑容和那嬷嬷一脸的不屑,她不由得暗叹,权势果然是好东西,它可以让你把一切看不顺的人踩在脚下,随意践踏!母亲千方百计想为自己谋划的宝二奶奶之位,已然不能满足她的心了。
虽则她已看不上宝二奶奶之位,想着宝玉本生得好,脾气情性亦算得上知根知底,到底有些犹豫。不想宝玉竟因黛玉疯魔了,她原以为他虽日日围着黛玉转,只因小时候的情分儿罢了,男女私情却是没有的,原来她又错了。如此也好,她心里最后一丝儿犹豫亦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宝钗想到此处,只觉一阵释然,却又有些没来由的淡淡的忧伤。复又思及当日所见福晋王妃们的金尊玉贵,便彻底释然了。拥衾躺好后,宝钗已作好打算,不单要博得黛玉的好感和信任,还要让秦氏不计前嫌,继而喜欢上自己!
此时,贾母与王夫人亦呆在各自的屋里,因着才宝玉疯魔的事情,烦恼得睡不着觉。贾母以前是私心想把黛玉配给宝玉的,两人皆是她最钟爱的小辈儿,若能结为秦晋之好,自是美事一桩。然儿媳妇对黛玉的态度,一直让她踌躇不定,若果真黛玉成了宝玉的媳妇,不定被婆婆怎生磨挫呢,她怎么舍得她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儿受那些个闲气?况这几日听怡王福晋的口气,竟想聘了黛玉作少福晋,那少王爷她亦是见过的,生得好自不必说了,尤其难得的是,小小年纪便气度不凡,若果真将黛玉许与她,一生便有所靠了。是以她才会说那翻话,算是警告那些个乱舌头的混账们。
那王夫人想的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黛玉作了自己的儿媳妇,生得妖妖娆娆便罢了,还一身的病痛不断,一看便知不是有寿的,还清高孤傲的紧,日日对着宝玉使小性儿,那里及得上宝丫头的随分从时、合宜得体?尤其要紧的是,那丫头是老太太的心头肉,但凡老太太喜欢的人和事,她都不由自主的排斥和厌恶,比如宝玉屋里的丫头晴雯,她早晚会撵了她出去。当然,当务之急还是,如何让宝玉改变心思,进而与宝丫头结合,所幸这会子二人都还小,还有足够的时间让她好生筹谋。
听风轩里,黛玉倒不怎么在意此事,她自幼与宝玉一同长大,自是知道他的禀性,最是喜欢漂亮清俊女子,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便是“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是以他的屋子里,皆是些水秀俏丽的女子。除却这些,他还一见姐姐便忘了妹妹,这会子只是一时迷了心智,过几日便无事的。
黛玉的猜测没有错,几日后,宝玉已复原如初,迎春姊妹用此事笑话他,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不住拿眼瞧黛玉,见她仍是一如从前,并不为此生气,他方放下心来,又日日早出晚归到学里去,引得众人都夸他进益了,那里知道他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022.一人心思几人愁(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