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贵妃有了读心术后吃出惊天大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9章 来自朝廷的封赏(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果然,太后的话才刚落,就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户部尚书倒是没有说什么。
  自从有了蜂窝煤的收入之后,户部就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缺过银子。
  这蜂窝煤还是赵恭人弄来的,他觉得赵恭人肯定还有后手,不会让朝廷吃亏。
  倒是盐使司的人反对的最凶。
  要知道,整个南楚的盐都是他们供应。
  要是少了南楚这个大客户,他们的收入将要大缩水。
  虽然银子都是朝廷的。
  但是他们也能获利不少。
  眼看着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太后才将水泥和海盐的事情说了。
  听说给他们水泥方子,和海盐的方子做弥补。
  户部尚书心道:果然如此。
  工部尚书听说,水泥除了修路,还可以盖房子和修城墙,连声道好。
  这对他们工部有利。
  兵部尚书和一些武将也觉得好。
  水泥地硬度,他们都见识过了,要是能用来修城墙,抵御外敌就多了一层保障。
  盐使司的人吵不过那几个尚书。
  几人一个劲的的说,端玉贵太妃这么做,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太后告诉他们,南楚的齐王现在就在闵州等着。
  人家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现在卖了还能换些利益。
  现在不卖,如果将来,人家自己将方子弄到手了,你什么都换取不到。
  太后又说端玉贵太妃,打算用海盐的方子,同南楚换取大青山东另一部分。
  这样整个大青山脉,就尽归我大夏所有了。
  朝堂上引起一阵震动。
  赵君竹一个外来者,她不知道大青山的历史。
  朝堂上这些科考入仕,熟读历史的大人们知道啊!
  大青山在前朝的时候,就是全部属于大夏的。
  不过那时候不叫大夏,叫大燕国。
  一直到大燕国末年,皇帝荒淫,百姓民不聊生,燕国内乱,群雄并起。
  南楚,那时候南楚刚立国三十年,兵强马壮。
  趁着大燕内乱,占了大青山最好的一部分。
  没占地那部分,就是现在属于闵州的部分。
  是因为他们觉得太荒芜贫瘠,占了也没有多大使用处。
  等到大楚的太祖推翻大燕,扫平各地流寇,建立大楚,已经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打了十多年的仗,兵乏马困的。
  再加上那里又太过偏远,就一直没有去收复。
  这两百来年,那块地方,就一直在大楚的手里。
  但是大夏的读书人,和朝堂上的官员,都觉得那里应该,是属于大夏的。
  大夏完整的继承了,前朝的国土面积。只除了大青山的那一部分。
  如今得知,端玉贵太妃要拿南楚人急需的,海盐的方子,去换那块地方。
  他们怎么能不欣喜。
  一个个连称贵太妃娘娘高义。此举若成,贵太妃娘娘当名留青史。
  文官们都摩拳擦掌,表示他们愿意去参与谈判,帮端玉贵太妃和秦王助威。
  凭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让南楚的人脱下一层皮。
  朝堂上风向急转,是盐使司的人没有想到的。
  他们想说那么偏远的地方,已经丢了两百年了,要回来有什么用。
  哪里比得上白花花的银子、
  但是他们只敢在自己心里嘀咕,不敢说出口。
  他们怕那些老大人,会指着他们的脑袋,骂的他们分不清东南西北。
  对于他们来说,领土完整重要过一切。
  等到朝堂上争吵完了。
  太后又说起了端玉贵太妃,建议用海盐替代井盐,建立海盐工厂,减少井盐开采的提议。
  有人问井盐开采的好好的,闵州已经有一个海盐工厂,这两个地方生产的盐,绝对够大夏百姓的消耗,和往北边出口。
  太后将那一番外面有,就先用外面的,自己家的家底,要留给后世子孙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部分人都赞同。
  还是有人不理解,那海那么大,海水取之不尽,怎么会用的完呢。
  太后完全是多虑了。
  那若是将来有一日,海水虽受到污染,海盐不能用了。
  咱们的后世子孙,还有咱们留下的井盐们。
  太后说:“那井盐虽然是在我们大夏境内,但总有开采完的一天。
  到那时海盐不能吃,井盐有没有。
  你让后世子孙像南楚一样,要从他国买盐才行吗?”
  说海盐不会有不能吃的那一日的人,是没有看到后世核废水一排,全球抢盐的场景。
  最重要的是,井盐开采成本高,在海盐面前完全没有加价格优势。
  海盐一出,井盐必定竞争不过。
  盐使司的人,再不愿意也没办法。
  时代在发展,有新鲜的东西出现,必然就有旧的会被淘汰。
  顺应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朝堂上的老大人们,还在吵着要去闵州参与谈判的时候。大風小说网
  宫中宣旨的太监已经到了闵州。
  王府再一次开了中门,迎接圣旨。
  赵君竹被封为荣华夫人,赵父被封了锦乡侯。
  赵父接完圣旨都是懵的,他什么都没干,就封侯了。
  只有端玉贵太妃知道,皇上和太后知道了他的身世,听说他们不愿意回南楚。
  再加上赵君竹,为朝廷做的这些事情。
  作为女子,能得到的封赏有限。
  就算到她父亲头上了,也是安抚他们的意思。
  这下她们成了大夏的勋贵,更加不愿意去南楚了。
  来宣旨的太监,是皇上身边的人,在他们秦王府不敢托大。
  推辞不过,拿了沈总管塞给他的喝茶钱。
  态度越发好了,耐心跟赵父说:“景乡侯,按照惯例,朝廷会在京城给你赐一座府邸。
  不知候爷,想要哪个位置的,奴才回京后交代内府帮你留好。
  赵父忙谢过宣旨的公公,又问了赵君竹的意见。
  赵君竹想的了想说:有劳公公了,就选离秦王府近的吧。”
  那公公心中了然,荣华夫人和端玉贵太妃,好的就跟一个人似的。喜欢住的近,倒也正常。
  赵君竹又让身边的人送上谢礼。
  京城甜蜜物语点心铺子,的超级vip卡,和一百两银子的代金券。
  赵君竹跟他解释了卡和代金券的用法后,那公公乐的见牙不见眼。
  “哎呀呀!荣华夫人真是太客气。
  咱家没别的爱好,就爱你那铺子里的点心。
  那奴才就腆着脸收下了,多谢荣华夫人。
  咱家回京后一定帮锦乡侯,挑一座又大又好,离王府近点府邸。”

    https://www.ba1zw6.com
第269章 来自朝廷的封赏(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