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君竹商量好了的端玉贵太妃,又写了封折子,连夜加急让人送进京了。 皇宫里太后和皇上正说着,赵君竹和她父亲的身世。 没想到南楚皇室的皇子,流落到大夏,做了半辈子的朝廷命官。 既然他们不想回南楚,那咱们大夏还是给他封个爵位吧。 赵恭人的品级也给往上升一升了。 她弄出来的那海盐和水泥,都是利国利民的。朝廷也不能小气了。 太后向皇上提议。 皇上欣然同意。 端玉贵太妃的第二道折子,送出来的时候。 宫里的太监带着圣旨,往闵州疾驰而去。 齐王那边又来问过一次。 端玉贵太妃让人回复说,这么大的事情,需得请示朝廷才能决定。 她也在等朝廷的意见,并请齐王稍安勿躁,不要着急。 齐王能不急吗?皇帝侄子催他,像催命一样。 南楚当今皇帝,从他爹手里接过了一个太平王朝。 南楚国内海晏河清,边疆也无战事。 所以他登基这几年,并无多少建树。 朝堂上的大臣闲的都快长霉了。 自己家养的母猫,被隔壁大人家养的公猫欺负了,都要上奏。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让西楚皇认为,能让他走出自己父皇成就的阴影,青史留名的机会。 那可是盐呐! 南楚这块地方,缺盐缺了几百年。 只要拿到海盐的制作方子,就能从此改变南楚不产盐的历史。 所以这个时候,朝堂内外,君臣上下,一心都想要弄到那个,海盐的制作方子。 有人见齐王这么久,都没有传回好消息。 早朝上大言不惭的说,齐王不行,请求陛下让他去。 他一出马,保证很快就会有好消息。 他就不信,自己搞不定大夏那对孤儿寡母。 南楚皇帝当然不能让他去。 他去了,发现了赵君竹和他父亲怎么办。 到时候又要起风波。 那对父女,既然不想做王爷郡主,就让他们留在大夏,做个平头百姓好了。 所以那位大臣叫的再厉害,南楚皇帝也只是说,这件事情一开始,就是交给齐王去做的,齐王已经和秦王府接洽过了。 谈判就像打仗一样,临阵换将是大忌。 那个大臣见皇帝不同意,只得歇了心思。 南楚皇帝下朝后,回到宫里,又写了封加急的信,让人送到闵州给齐王。 还是追问催促他。 齐王反正觉得,也在秦王府那里过了明路,就没必要隐藏身份了。 等待端玉贵太妃回复的这些天,他天天去城外看修路。 看着那些工人,将按比例搅拌好水泥,浇到已经铺平石子的路上,铺上厚厚的一层,然后用工具磨平。 他们几人一组,分工明确,也许是已经操作熟练了,彼此之间配合默契。 很快就能修好一小段。 修好的路面,只要等他晾干就可以通行了。大風小说网 那水泥路面平坦又宽阔,可供两辆大马车同时交汇还有余。m.ba1zw.com 他身边跟着的人,见他看水泥路看的出神,便说:“王爷,这个水泥,真是个好东西,要是能带回我们南楚就好了。 我们就也能修这样路。 那么平坦,马车跑再快都不会颠簸。” 是呀!水泥是个好东西。 他那侄女弄出来的,就没有一个不是好东西。 真不知道她是什么神仙下凡。 他又想将她带回南楚了。 真是有种自己家的宝贝,流落在外,却只能看着的感觉。 他在心里,又将皇帝侄子骂了一遍。 正在出神的齐王没有发现,赵君竹的乘坐的马车正远远的驶过来。 他身边的人却发现了:“王爷!你看那不是……赵夫人的马车吗?” 齐王身边亲近的人都知道,这个赵夫人应该是他们南楚的郡主。 但是皇上没有册封,他们又不敢乱叫。 齐王抬头一看,果然是赵君竹的马车。 他抬脚走过去,离马车还有几步距离的时候,就叫起来:“大侄女,你这是从哪里回来呀?” 坐在马车里打瞌睡的赵君竹,被这一声大侄女给吓醒了。 四月掀开车帘,赵君竹露出脑袋。 “齐王爷可不要瞎叫,我姓赵,我们非亲非故,可不是你的大侄女。 你的大侄女在南楚的皇宫里,和各家王府里。” 齐王不理会她的意思。 “你现在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应该姓什么。 不管你承不承认,你这个侄女本王是认定了的。” 赵君竹:这人怎么听不懂人话?像个牛皮糖一样。 不想跟他在马路边掰扯的赵君竹,一甩车帘子,让车夫驾着马车走了。 齐王望着远去的马车,摸摸自己的鼻子。这个侄女脾气还挺大的。 不过,有本事的人,有些脾气也没什么。 大夏的宫里,太后收到端玉贵太妃,紧随其后的第二封折子。 端玉贵太妃讲南楚要买海盐的方子,她和赵君竹也同意卖。 为什么会同意卖,以及她们打算要南楚拿大青山来换,还有铁矿的事情,都跟太后说的一清二楚。 并且,她们计划那铁矿用来做什么,都说了。 太后焉有不同意之理。 就像她在信里说的,南楚势在必得,此时不换,等方子被他们弄到手,不是白白损失了吗? 只是,这样一来,南楚就不会再向大夏朝堂买盐了。 那这块利润和赋税的损失,还是挺大的,朝堂上的那些人肯定不会同意。 你跟他们谈什么未来发展,他们又看不到。 眼前卖盐拿到手的银子,才是实实在在的。 太后继续往下看。 端玉贵太妃又说,赵君竹愿意将水泥的方子给朝廷一份。 朝廷卖盐这一部分的损失,可以从水泥里补回来。 水泥除了修路,还可以用于盖房子,修城墙。 她们将海盐的方子,也可以给朝廷一份。 提议朝廷建海盐工厂,尽量多卖海盐,慢慢减少井盐的开采。 不只因为取海水简单,开采盐矿麻烦。 更重要的是海水取之不尽,盐矿不可再生。总有开采完的那天,我们得给后世子孙留些什么。 万一将来哪天海水被污染,海盐用不了。后世子孙还可以开采井盐。 不要像南楚那样,让后世子孙无盐可吃,受制于人。 太后懂了,自己家里的先留着,先去外面抢大家共有的。 不能把自己家里的造完了,将来外面也没有了,就傻眼了。 这个提议她喜欢!
https://www.ba1zw6.com
第268章 这个提议她喜欢(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