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疯妈之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张喜花(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喜花的老家坐落在距离兰城五百多公里外的张家村,那里风景秀美、物产丰富,尤其是当地的水土优渥,村民们除了种植果树和水产养殖,村上部分村民还擅长紫砂壶和陶瓷的制作。村子上家庭的平均年收入还是挺不错的。

    即便是这样,张喜花还是在13岁的时候被送进了当地县上的福利院。原因是家里人全都相继去世,只剩下她一个人还活着。先是弟弟失踪,下落不明,父母用全部的积蓄找遍了全县、全省乃至全国能探寻到的地方,将近两年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最后父亲因为一直奔波找孩子落下了肺病,久久不能下床干任何体力活儿,于是家里没有钱看病,硬是扛了2个月,最终还是咽气了。母亲受了巨大的刺激,丢下张喜花也投河自尽了。

    可怜的喜花变成了孤儿,村上的人嫌弃她是扫把星,而且又是女孩儿,亲戚朋友没有人肯收养她。村长号召村上的人凑了点儿钱,村委会作为委托人,把喜花送到了县福利院。

    第二年,在兰城大学的任教的韩教授夫妇,因为科研项目,来到了张家村调研。课题研究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口情况,在村上待了一周后,决定再去全县唯一的一家福利院进行访谈。

    当时福利院里长得最水灵最好看的就数张喜花了,可惜她也是全院女孩中年龄最大的孩子。好多来咨询领养的夫妇,看到喜花第一眼都很喜欢,但是一看年龄就放弃了,觉得14岁的孩子思想已经很成熟了,性格和习惯什么的很难培养和教育,而且原生家庭的记忆很深,怕后续对新家庭很难产生感情。

    韩教授夫妻在福利院深入访谈了三天,他们对喜花特别的喜爱,她勤奋好学,经常跟在两人的身后,好奇的看着他们用电脑查询资料,热心、积极地带着他们访问院里各个职能的人员,自己也会拿着小本本有模有样的模仿他们工作的样子。
第四十一章 张喜花(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