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1982职工大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6章 我有个想法(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陈素娘放下碗筷,“县城里不行,也就过年这段时间大家舍得花钱,等年关一过,谁家还舍得在外面花钱啊……”

    这事情谈到这里就歇了。

    大妹问道:“妈,你要么跟我到羊城,哥那房子有院子,不用在外租房子了,羊城那边生活水平高,去那边做这个生意怎么样?”

    “今年不行了,你姐怀了身子,年底我再看看。”陈素娘真的有几分意动。

    赵嘉敏笑道:“妈,你要么来京城,家里有房间可以住,院子里还有棵枣子树。”

    秋火明欣喜地看了赵嘉敏一眼,她一向喜欢清净,竟然会主动邀请婆婆去跟她一起住,看来,赵嘉敏是真的喜欢陈素娘。

    作为一个儿子、丈夫,母亲跟妻子关系融洽,这才是福报。

    陈素娘笑了起来,“过暑假,我带小宝来京城见见世面,长住就免了,你们小夫妻好好过日子比啥都重要。”

    秋火明打起了哈哈,“那就来吧,等爸也退休了,我在京城给你们添置一套宅子,就住我们附近,平时没事,我来打牙祭……”

    赵嘉敏笑道:“好啊,到时候又能吃到妈的好手艺了。”

    这两人一唱一和,把陈素娘哄得心花怒放。

    话说回来,这两人从定亲到成亲,自家其实都没啥助力过,两个小年轻,几乎都是靠自己才走到今时今日的。

    陈素娘心知肚明,对这个识大体的儿媳又多了几分疼爱。

    又过了两日,秋火明跟赵嘉敏开始返回了,跟车队的车一起到了省城,再从省城乘坐火车直达京城。

    到达京城刚好是正月十五。

    两人风尘仆仆地回到家里,这些时日不在家,家里依旧打扫的干干净净。

    桌上还放着一张纸条,【我跟你舅妈住不惯这里,回去了,卫生做好了,要是元宵节赶回来了,记得来家里吃元宵,给你们都做了……】

    是老金写的。

    两人放下行李,时至中午,一路长途,都有几分疲态。

    “厨房有面条,冰箱里还有肉,我做个肉丝面先垫垫肚子,睡个午觉再去找舅舅吧?”赵嘉敏提议道。

    秋火明取出带回来的咸货,“肉没解冻,用我妈做的咸肉吧。”

    “再打两个蛋。”赵嘉敏笑吟吟地接过其中一块咸肉。

    秋火明跟她一起进了厨房,咸货要挂起来,顺便把炉子的火生好。

    小两口忙活了半天,终于吃上了一口热饭。

    “明天就要正式上班了,上班是啥感觉?”赵嘉敏问道。

    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抱有很多期待。

    秋火明瞥了她一眼,“等你多上几天班,就知道了。”

    “看你这眼神,这班怕是不好上啊。”赵嘉敏笑道:“我跟你不一样,你以后有个团队要负责,我就是一个螺丝钉,管好自己就行了……”

    秋火明起身收拾碗筷,“操心的命啊。”

    “我来洗。”赵嘉敏站了起来,抢过碗筷。

    秋火明低头亲了她一下,“那我就享一下阿敏的福。”

    “这算什么,以后有得是。”赵嘉敏笑道:“我跟妈学了好些家常菜。”

    她笑语盈盈地说道:“以后我做给你吃。”

    秋火明的心里像是暖流划过,点了点头。

    等一切都忙活好,已经是下午二点多钟了。

    两人洗漱了一下,回到房间,倒头就睡。

    一直到傍晚,两人才缓缓醒来。

    赵嘉敏带着几分鼻音,“哎,要起床了。”

    秋火明伸了个懒腰,“起吧,好歹也是个节日。”

    出了门,发现这条巷子几乎家家都挂了灯笼,并不局限于红灯笼,更多的是兔子灯笼。

    “哇,好看。”赵嘉敏围着一户人家挂出来的兔子灯笼一脸的艳羡。

    出了巷子,到了街上,人流密集的地方,路边摆摊的就有各式手工制作的灯笼。

    秋火明买了个小巧的兔子灯笼给赵嘉敏提在手上。

    两人上了公交车,晃悠着去找老金。

    还没到四合院,就已经听到了张大爷那大嗓门在嚷嚷,“挂歪喽!”

    张大妈怒道:“你行,你来挂。”

    秋火明跟赵嘉敏踏进了院子里,就看到张大爷一脸委屈地举着一个灯笼,张大妈气呼呼地骑在人字梯上,不上不下。

    李老师夫妻俩正在劝说她。

    老金家的门是半开的,门帘垂落,灯光隐隐照了出来。

    “哟,小秋跟小赵回来啦?”李老师一回头就看到了他们,顿时也不理会张大妈了,笑着招呼道。

    “节日快乐。”秋火明笑着穿过他们身边。

    赵嘉敏笑语盈盈地提着自己手里的灯笼,跟在他身后。

    秋火明撩起门帘,老金跟舅妈正在看电视。

    看到他们进来,一起站了起来。

    “哎哟,回来了,累了吧,坐。”老金把椅子让给他们。

    “该吃晚饭咯,我去生火,下元宵……”

    “我去,你好好陪他们说说话。”舅妈一把拉住他。

    “一起一起。”老金腆着脸,跟在舅妈身后。

    秋火明跟赵嘉敏面面相觑,这波狗粮吃的。

    电视里正在放着访谈节目。

    这是在介绍一家工厂的事迹,镜头接着转向了厂房。

    秋火明坐了下来,指着荧幕,“这就是酒仙桥,我之前考试的那家厂子。”

    赵嘉敏好奇地盯着电视。

    “没想到国内已经研发了64k存储器了,我当初考核上交的是16k的……”

    秋火明呼了一口气,“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啊。”

    “液晶屏研发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停了?”秋火明看着厂里的介绍有些出乎他意料。

    赵嘉敏不明就里,问道:“是不是技术没过关?”

    “不是,是缺乏资金。”

    秋火明叹息道:“这技术我记得当初我们在考核的时候也参观过。”

    “当时来说,这技术很先进,也领先了很多发达国家。”

    “我还以为间隔了这么多年,肯定已经大规模投产了,没想到……”

    秋火明盯着电视节目,一个想法油然而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