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41重启波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一十二章:1965年(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巴丹奥运会结束了,但是阿巴丹奥运会带给阿巴丹市的影响还未结束。

    阿巴丹市借助奥运会一炮而红,从地区知名城市一跃而成为世界知名城市。

    得益于伊朗发射的中转卫星,世界各地的人们从电视上,知道了这座位于中东、举办了奥运会的伊朗城市。

    就连自信满满的印度人也知道了这座城市,并且印度人将阿巴丹称作为伊朗小孟买。

    ......

    随着阿巴丹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伊朗的经济增长又迎来了一场小飞跃。

    1965年2月7日,在巴列维的支持下,成功连任伊朗首相的埃格巴尔来到古列斯坦宫向巴列维汇报去年内阁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1964年伊朗GDP为7355.7亿里亚尔(817.3亿美元),相比前年1963年6327亿里亚尔的GDP增长了1028.7亿里亚尔。”

    “全国人口由1963年的6732万人增长至1964年的7083万人,其中波斯族占总人口的86%。”

    “旧有石油化工业和新兴汽车工业持续发展,1964年全国开采石油3.2亿吨,生产汽车453万辆。”

    埃格巴尔详细的向巴列维汇报内阁政府去年取得的成果。

    增加GDP、增长人口提高主体民族比例、发展工业,埃格巴尔内阁有条不絮的完成了这三条任务。

    其中发展工业这条更是超额完成,伊朗汽车工业几乎抢占了原时空中属于日本的汽车市场份额。

    除了皇室资本的现代汽车外,伊朗国内还出现了十数种汽车品牌。

    伊朗生产的汽车既可以卖到西方国家去,又可以占领北非和中东的市场,甚至在东南亚也可以通过金州自治邦的华裔进入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市场。

    如果不是因为现在中原的市场还未开放,那恐怕伊朗的汽车工业还要更上一层楼。

    伊朗汽车的销售渠道比之日本汽车的销售渠道要丰富的多,更关键的是伊朗政府对汽车工业的重视程度也在日本政府之上。

    伊朗政府为伊朗汽车公司发布了一系列的减税政策,并且专门在阿巴丹建立了一座阿巴丹汽车工业大学,用来为伊朗的汽车工业培养人才。

    就连阿巴丹奥运会也是为伊朗汽车工业服务的一部分。

    伊朗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仅次于伊朗造船业和伊朗石油化工业的伊朗支柱产业。
第五百一十二章:1965年(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