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41重启波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二章:第十八届奥运会(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拉在从巴列维哪里接过申办奥运会的活后,便以公关为由向财政部特别申请了一笔奥运会申办资金。

    这笔钱的用处说复杂点叫做公关,说简单点叫做行贿。

    阿拉准备用最粗暴的方式——向国际奥委会行贿,以此来让阿巴丹成为第十八届奥运会的举办地。

    毕竟,巴列维的暗示都那么明显了,阿拉做起事情来自然就不会畏手畏脚。

    阿拉派出去的‘公关’人员成功的将一笔笔美元汇入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开设的账户中去。

    当然,仅仅是给委员们汇入美元是不够的,阿巴丹能否申请成功奥运会还要看其自身的情况。

    阿巴丹经过接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所有中东国家的城市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抛去文化底蕴,就连伊斯坦布尔在阿巴丹面前毫无可比性。

    截止1959年年初,阿巴丹拥有一百五十万人口,拥有中东地区最繁忙的港口——班达港,同时阿巴丹还是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以及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

    在硬实力方面,阿拉并不对阿巴丹有所担心,毕竟是集合整个伊朗国家力量发展的城市。

    在软实力方面,阿拉决定打出波斯帝国和亚洲国家的第一次奥运会这两张牌。

    时至今日,奥运会的举办地一直是在欧洲和美洲,如果只在欧洲和美洲举办奥运会,岂不是显得奥运会是欧美的奥运会而不是世界的奥运会。

    欧美的第一届奥运会从希腊开始,亚洲的第一届奥运会从伊朗开始。

    前者是古典时期希腊文化的继承人,后者是古典时期波斯文化的继承人,如此一来正好相互呼应起来。

    阿巴丹为此还打出口号:‘世界的融合!’,希腊的奥运会在伊朗的土地上举行,可不就是世界的融合嘛。

    凭借着金钱、阿拉的说辞以及阿巴丹的硬实力,阿巴丹成功成为了第十八届奥运会的举办地。

    当阿巴丹申奥成功的消息传回伊朗国内,伊朗国内的媒体沸腾起来,大肆报道阿巴丹申奥成功的消息。

    帝国监察局自然也是来者不拒,只要是有关阿巴丹申奥成功的正面报道一律审核通过。

    《德黑兰日报》更是将阿巴丹奥运会说成亚洲国家的第一次奥运会。
第四百四十二章:第十八届奥运会(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