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41重启波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一章:伊朗-欧洲输油管道(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既然是外交手段,那巴列维的首要目标就是尽可能多的为自己找到盟友。

    为此,巴列维想出来了一个大饼——伊油输欧计划。

    简单概括就是建设一条连接伊朗和欧洲的输油管道,利用这条管道直接把从伊朗开采出来的石油运送到欧洲。

    如此一来,欧洲国家再也不需要用船只运送石油了,其中节省的成本可想而知。

    于是,巴列维叫来首相萨巴赫,把自己的想法向其说明。

    毫无疑问,这份计划也得到了萨巴赫的同意。

    随后,萨巴赫内阁起草了一份关于伊油欧输计划的文件,并公布了这项消息。

    萨巴赫内阁的这份文件中全是关于伊油欧输计划建成后的美好愿景。

    至于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萨巴赫内阁也在文件中说明。

    在1956年,伊朗政府将会投资100亿美元开始建造伊朗-欧洲输油管道,预计在1965年建成,总耗时十年。

    以上是萨巴赫内阁给出的具体时间,但是伊朗政府会不会按照计划书中设置的目标实施,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

    反正对于萨巴赫来说,等到时间到了1956年也就和自己没有关系了,因为到1956年萨巴赫已经卸任伊朗首相了!

    世界总是充满戏剧性的,萨巴赫内阁努力装饰的伊朗-欧洲输油管道计划在欧洲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无论怎么看,这份计划详细的计划书都表明萨巴赫内阁确实有这份想法,而且这份计划还有利于欧洲。

    一时之间,众多欧洲企业和欧洲政府与伊朗政府联系。

    欧洲企业希望竞争伊朗-欧洲输油管道的建设权,或者入股伊朗-欧洲输油管道。

    而欧洲政府则是希望伊朗-欧洲输油管道能够经过自己的国土,其中竞争最激烈的三个国家是希腊、意大利以及法国这三个地中海沿岸国家。

    因为输油管道从那个国家上岸,也就意味着那个国家掌握了未来欧洲的石油命脉!

    一切都在按照巴列维计划的那样进行,伊朗的国际威望因为伊朗-欧洲输油管道计划的提出而迅速上升。

    虽然美国和苏联的强大超过欧洲且欧洲经历二战的摧残,但是目前世界的中心依旧还是欧洲。

    伊朗赢得了欧洲的青睐,在外交上就已经胜过土耳其了,更别说伊朗还有和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了。

    在库尔德斯坦的战场上,有着伊朗政府支持的库尔德斯坦与土耳其的军事力量持平。

    在外交上,有着伊朗政府支持的库尔德斯坦则胜过土耳其一头。

    土耳其人和库尔德人在国际上的名声可以说半斤八两,土耳其人屠杀库尔德人,库尔德人在土耳其境内发动恐怖袭击。

    但是总的来说,库尔德人更加受到国际的同情,因为库尔德人是在为争取独立而战斗,这符合当今的世界潮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