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裙反臣逼我当昏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96.第996章 996同返兰陵(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996章  996同返兰陵

    而另一头的博望城外,三军营地。

    日当上午,朝阳灿烂。

    明明是党项王带着副将俩人出去的,回来的却只有米擒部首领一人。

    一直等在营地外的襄阳太守,手里还攥着一沓湛蓝色的信函,显然他携信迎门,是要把信展示给本该归来的人。

    可是襄阳太守此时,瞧着单枪匹马回来的党项副将,直到他走近了,于飞仍站在原地,一步未挪,只满眼担忧地迎上米擒林:

    “怎么就你一人回来?我们少主呢?党项王呢?”

    米擒林叹道:“兰陵王执意要带女国主回封地,我们王上随她去了。”

    “啊?!”

    襄阳太守狠狠攥紧了手里的几沓信,牙都要咬碎了。

    女国主给他的那封信,写的内容自然是让他固守荆襄之地,和占据巴蜀的党项结盟。并以风既晓的名义、以华胥皇城许给党项王,助拓跋宁丛称王,与北周抗衡。

    当然,也有另一条路的考虑,那就是如果党项白兰联手侵略华胥,坐实了造反,于飞这位襄阳太守可继承华胥正统,与北周结盟。

    为显郑重,信上还有元无忧的印信。

    众所周知,当初西魏女帝退守华胥时,兵力总共分三部,首先是在华胥皇城有一万“禁卫军”,其次西北有白兰,东北有党项,自女帝驾崩,储君失踪,京城禁卫军便化整为零。

    故而女国主做了两手准备,也抱着自己回不来的决心,先以华胥之地招安党项,如果党项篡位,那荆襄之地就可投靠北周。

    但襄阳太守没把信的后半部分亮出来,只给党项王看了女国主要许城给他的那页信。

    没成想这党项王,得知女国主要把华胥给他后,一点儿天降江山,大权独揽的惊喜都没有,只担心她是在写遗嘱,非要去找她,此时更是连自己都搭在外头了。

    此时从副将口中得知,这俩昏君都跟兰陵王而去了的消息,当时襄阳太守就震惊了,心说党项有这么个情种可汗,怎堪当大任?他家少主,华胥女国主这不是选错继承人了吗?

    但米擒林表示,可汗临行前吩咐过,按照女国主的意思,党项八部会扶持华胥,等王上接华胥国主回来。

    话说得好听,但襄阳太守也发觉了,不止他家少主孤身进神农架救兄长之前,安排好了身后事,党项王走之前也安排好了一切。

    但这也不出襄阳太守预料。

    毕竟这位少年党项王拓跋宁丛,他一个在心上人生死未卜、存身的故国亡乱无主之后,又率众去认贼作父、投靠仇敌的少年狼主,能简单到哪去?

    北周可是戕害其母的直接凶手啊!

    拓跋宁丛这三年来,在北周忍辱负重,却能抽空征服党项八部,还让柔然死而复生!这得需要什么样的隐忍和耐力,多强大的内心,才能不受骂名影响,刚愎自用坚守自己啊?

    就这样个敌国君主,狼子野心的人,怎会痴情?很显然,他只是江山美人都想要。

    不过,连于飞都不得不承认,这位党项王拓跋宁丛胆识过人,就光凭他以身犯险,破釜沉舟的,去齐国陪华胥国主这一件事,就可谓鲜卑第一深情了。

    而与他截然相反的人,就是跟他也算同宗的周国天子宇文怀璧,才是鲜卑第一绝情。

    但深情与绝情先放一边。襄阳太守于飞瞧着面前的米擒副将,心想,自己和这位米擒副将也算是两个代行君令,监国的苦命人了。

    所幸这两位帝王都是因为信任,才把大任交给俩人的。

    也正是因为,党项王明知华胥国主把华胥托付于他,还写信盖戳找收信人做见证的,让他名正言顺。这年轻的党项王还是选择抛家舍业,不顾华胥、党项八部,甚至不顾自身安危的去追随女国主……

    襄阳太守自此刻起,才对那位党项王彻底改观。

    不管他是不是做华胥皇后的材料,至少他不是祸国妖妃,反倒是痴心于女国主的情种。

    ……

    按北齐的疆域图路线走,只需要沿着南阳往东的博望城,一路从东到西走直线就够回到兰陵了,十分顺路。

    期间可从陆路过许昌、南兖州、徐州等枢纽州郡,三两日即可返回兰陵郡。

    也可走水路,顺淮河至淮州,再向北往泗水而去,也可直通兰陵郡。

    但高长恭和高延宗收到了邺城密报,让他们回邺城履行兵符交接、和官职升降的事由。

    故而高长恭不得不带着重伤的元无忧,转路北上,顺着洛阳黄河往邺城去。

    直至半夜,慢悠悠的行进速度,才到了汝北郡。

    元无忧迷迷糊糊醒来时,感觉自己身底下不住的在晃动,整个人颠来覆去的没个着落,猛然惊醒!

    她睁眼才发现是马车上,惊慌问这是哪。

    一直守在她旁边的高长恭,原本把手肘撑在旁边的矮桌上,一手托腮在小憩,闻声猛然睁开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扯出个柔和的笑道:

996.第996章 996同返兰陵(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