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9章 十万火急(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修何在?”

    贾诩微微一愣,随即说道:“杨修和三公子曹植在宛城,宛城遇袭之后转来新野,刚到了一个多时辰。”

    曹操:“你可去暗访杨修,将这个形势,透露给他!”

    “喏!”

    贾诩心中一动,已经明白了丞相的用意!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之巅上。

    一个白衣男子站在山巅的云雾之中,轻摇折扇,随口吟诵!

    东方。

    红日如一圆盘,冉冉升起,照耀众生。

    旭日的光华落在男子的身上,折起层层光圈,趁着身边的雾气,行若谪仙散人!

    “且看!”

    “这便是许劭月旦评上的天下第一智者!”

    “南阳诸葛庸!”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一轮明月悬于苍茫云海之间,带着几许的沧桑和凝重。

    山风起,吹动悬崖松柏,发出阵阵呼啸低吟,时如鬼哭,时如猿啼。

    泰山之巅上参与月旦评的五湖四海之人皆已退去,只留下那些杂乱的脚印,还有些许果皮食盒等垃圾,显示着白天的时候这里曾经的喧嚣和人气。

    月光下,夜风里。

    一块平整光滑的巨石上,须眉皆白的老者伸手捏住一柄陈旧的瓷壶,给对面一个灰白长衣的青年人满了一杯清酒。

    “老夫算来,已有三十余年不曾饮酒了,想必这次饮酒,也是我余生最后一次了。”

    老人放下酒壶,双手捧起酒杯,端在对面年轻人的面前,手背上的寿斑一块一块,枯瘦的十指宛若鹰爪。

    “先生上次饮酒,可是在许昌青梅亭上召开的月旦评那一次么?”

    诸葛庸轻笑着接过酒杯,擎在手里,眼睛却望着天空的皓月,似乎此刻的胸怀,宛若这浩瀚的星空。

    “哎……”

    这人正是白天在泰山之巅应对四方之士,八方来客,名震天下的月旦评主人,许劭许子将!

    “那一日,我迫于朋友的情谊,又动了贪念,大醉之后为了这黄白之物,才说出了那句话,虽然造就了一人,却也乱了天下……”

    许劭雪白的胡须随风飘动,却也难掩脸上的愧悔之意。

    “哈哈!”

    诸葛庸将手里的酒碗中的清酒一饮而尽,霍然站起身来,背负着双手站在峰巅,眺望着远处的云海。

    “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先生这话虽然是为了博取曹家的财帛,可是也算说的贴切,若真的评价曹阿瞒的一生,或许只有老先生的这句违心之词,最为妥帖了!”

    当年许劭在月旦评上的这一句话,让寂寂无名的曹操声名鹊起,名声播于九州。

    单就这份影响力,若不是曹操之父曹嵩和许劭多年的交情,就算是万两黄金,也是买不来的。

    许劭坐在原地,双手平放在胸前,端着酒碗微微的缠斗着,一脸的痛苦之色:“老夫看透了他的开始,却没有看透他的末了。”

    “汉室天下衰微,群雄并起,以曹操之才,平定四海,匡扶天下,试看天下割据之雄,又有谁是他的对手?”

    “二十年来,我隐遁于草莽之中,冷眼旁观,原本看到天下即将一统,大汉有望中兴,也实感欣慰,对于当年贪慕钱帛而做的违心之事的愧疚也稍有减弱。”

    “可是……”

    许劭端起酒碗,只喝了半碗,便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前日和荀令君在山下交谈,我才知道曹操已有不臣之心,若真的让他一统天下,只怕大汉倾覆,也在片刻之间……”

    他把酒碗放在石头上,枯瘦的手掌宛若竹板一般在自己的腿肚子上使劲的拍着,慨然叹道:“成也阿满,败也阿满!”

    “我原本指望着曹操能拯救汉室天下。可没想到他虽然平定了天下,却是要把刘氏天下拢在手里,归于曹氏!!”

    诸葛庸又是一笑。

    原来这许劭和荀彧一样,都有一颗忠于大汉的心。

    都是本来指望帮助曹操已定汉室,可是没想到曹操还没收拾完天下,已经开始露出了动摇汉室的端倪。

    以荀彧之智,岂能感觉不出来?

    当日的屠龙少年,如今已经化为恶龙,又有谁能屠之?

    “天下乃是百姓之天下秀,非一人一姓之天下。”

    诸葛庸望着沧海,神思飘摇,又念起了那个他曾经呆了二十多年的二十一世纪。

    “这个天下,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普天下的老百姓。我料想华夏迟早会有一天,能够诞生这样的一个社会,百姓当家做主,安居乐业。”

    “但那个时候的华夏,依旧是天下雄主,万邦莫敢轻犯的存在!”

    许劭一怔,愣愣的握着酒碗,似乎在沉思,但始终不能完全理解诸葛庸的话。

    自尧舜禹禅让天下,到后来的继承制,从来都是改朝换代,旧瓶装新酒,何来的百姓当家做主?

    他自然做梦也想不到,两千年之后,历经跌宕变换的华夏,在经历过百年屈辱之后,终于实现了伟大复兴,老百姓当家当政。

    “闻德公……”

    许劭以苍老前辈,竟然在诸葛庸的面前如此尊称,甚至大有自卑之嫌。

    只三个字,已经足可看得出诸葛庸的地位了。

    许劭扶着身旁的一块凸起的顽石,颤巍巍的站起身子。

    枯瘦的身躯荡漾在凛冽的夜风之中,似乎风再要大一些,就能把他席卷而走。

    “试看今日之天下,能敌曹操者,非闻德公而谁?”

    许劭走到诸葛庸的身旁,两人并排站立,望着缭绕在山腰的云层。

    “以闻德公之才略,斩妖屠龙,犹若屠狗,曹操自然不是你的敌手。”

    “可是如今他贵为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据有中原广袤之地。如果真的血拼下来,老夫自然相信闻德公能够辅佐皇叔斗败曹操,兴复汉室!”

    “可是天下的百姓就会为之遭殃,数百万生灵涂炭……”

    诸葛庸哈哈大笑!

    “先生忠于汉室,兴刘旺汉,岂非正是你毕生所愿么?我若替你除了曹操,扶我皇叔继承大统,将来汉室天下再兴八百年,也未可知也!”

    以区区荆州一州之力,对抗执掌天下十三州之九的曹操,还能在轻描淡写之间说出灭之的话来。

    不管放在谁的身上,不是疯子,就是狂妄无知之徒。

    但此刻话出自诸葛庸之口,许劭听在耳中,却宛若已经正在实施之中,而且即将实现,这令他身子不由的一抖,差点一头栽入面前的万丈深渊!

    “闻德公,请以天下苍生为念……”

    诸葛庸忽然顿住了笑声,转过头来望着许劭,目光之中闪烁着智毒。

    “我已给了曹操三次机会!”

    他轻轻探出三根手指,在许劭的面前划过。

    “新野曹操的头风顽疾复发,命在垂危,是我命华佗施以援手,救其一命!”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