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江湖二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5章 江家出殡(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谓影亭,其实是个新鲜玩意儿。

    过去没有照相技术,死者自然没有遗像,后来相片越来越普及,送葬时就多了这么个东西。

    小富之家,常由孝子怀抱死者遗像,走在灵柩前送葬。

    江家是大富大贵,要专门找人做个影亭,用来承载许如清的遗像。

    此外,江家这顶棺罩也非同小可,铺天盖地,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小房子似的,将许如清的灵柩罩得严严实实,不夸张地说,里面就算再装几个人都有富余。

    整个送葬队伍,就围绕着这顶大棺罩前后排开,一眼望不到尽头。

    “孝子上前!”

    阴阳先生又把江连横叫来,低声提醒道:“江老板,听清楚了,我念一句,你念一句。”

    江连横点头说好,紧接着就开始高声颂念起来。

    “头顶青天脚踩山,孝子贤孙跪灵前,阴阳两隔尘缘断,摔碎陶盆送亲安。”

    “摔盆落地一声响,从此阴阳各一方!”

    “啪!”

    陶盆落地,碎得不能再碎了。

    吹鼓班立时奏响大乐,铜锣开道,启程上路。

    哭丧队随即跪地哀嚎:“哎呀我说老太太,你咋这么狠心,年关还没过,你说走就走啦!”

    阴阳先生苦苦劝道:“逝者安息,往生极乐,孝子贤孙,节哀顺变!”

    “让我再看老太太一眼吧!”

    “来人来人,快给她搀过去缓缓!”

    全都是戏,大家也知道是假的,但哭丧队也不白给,悲腔悲调,就这么嚎上一路,假的也成真的了。

    闹了没多久,送葬的队伍终于迈步出发。

    这时节,天也蒙蒙亮了。

    众人离开江家胡同,途径大北关过街,朝着奉天城外徐徐行进。

    一路上哀乐不断,嘀嘀嗒嗒,送丧的队伍排开阵仗,从前到后,一字排开二里地,任谁瞅见都忍不住摇头兴叹。

    “咣——咣——咣!”

    大铜锣重敲慢打,很快就引来了无数市民围观。

    送葬队伍最前面,是三丈六的铭旌幡,后面跟着纸人纸马,开路鬼、打路鬼,还有秦琼敬德,哼哈二将等等诸神。

    再后面是跟班执事,分列两行,手持旌罗伞盖,又打着肃静、回避的牌子。

    吹鼓乐班,僧尼道姑,童引法鼓,唱念经文。

    海新年走在当间儿,手里拿着个布口袋,每逢十字路口,就从里面掏出一把纸钱,抛撒出去,纷纷扬扬。

    年轻人有膀子力气,振臂一挥,纸钱扔得比城墙还高。

    紧接着,就是江连横身披重孝,领着江承业,南风西风,跟随左右。

    王正南提着纸灯笼,给老太太照亮幽冥归途;李正西打着亡魂伞,给老太太遮挡雨雪风霜。

    其后是影亭,再后是引魂轿,再后是灵柩棺罩。

    赵正北也是披麻戴孝,走在队伍中间,跟那几个抬棺的杠夫并肩而行,前后照应着送葬队伍。

    再往后,则是匾亭、纸扎、花圈、挽联、童子雪柳,以及前来送丧的各路亲朋。

    江家女眷都坐在车里。

    薛应清和花姐、江雅同乘一辆,并由老刀掌舵开车。

    庄书宁和程芳、谷雨同乘一辆,并由康徵掌舵开车。

    汽车窗帘紧闭,周围跟着十几个保镖,将这些女眷与其他亲友远远隔开。

    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惊动城北,附近的百姓全都争相出来看热闹,也有不少人跟着自发送行。

    李正西早有安排,命令小靠扇的提前守在各个路口,每当众人经过,便立刻燃放鞭炮,是为驱散拦路恶鬼。

    一路上紧赶慢赶,直走到天光大亮时,方才出离了大北关城门洞。

    送丧没有送到坟地的,下葬的时候,也并非什么人都能在场,更何况从这到龙山脚下,还有相当一段路程,大家谁也不是没事儿干的闲人,心到神知,送到这里,那就差不多够格了。

    于是,许如清的灵柩一过城门,送葬的队伍就立马短了半截儿。

    绝大多数亲友,到这也就散了。

    偶有几个老交情,还想跟着继续往前送送,也都被江家婉言谢绝,先请他们回城里去,等到晚上再设宴款待。

    如此一来,送葬的队伍里,除了花钱聘请的雇工以外,就只剩下江连横的实在亲戚和门徒弟兄了。

    众人继续朝着城郊东北方向徐徐行进。

    将近晌午时分,终于来到了龙山脚下。

    可就在这时,送葬的队伍却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

    老刀踩住刹车,眉头紧锁,摇下车窗,探头冲前边儿踅摸两眼。

    薛应清坐在副驾驶上,轻声问:“是不是快到了,再往前,路不好走,该下车了吧?”

    “嘶,不像啊……”老刀嘟囔着说,“这才刚到山根底下,前面是大道,还没到上坡的时候呢!”

    另一边,康徵也跟着摇下车窗,满脸困惑地朝这边望过来,似乎也没搞懂出了什么状况。

    “我过去问问。”

    薛应清坐不住了,刚想推开车门,却见北风正从前面一路小跑过来。

    “怎么回事儿?”众人忙问,“为啥突然不走了?”

    赵正北径直跑到副驾驶窗前,冷静且迅速地说:“薛掌柜,我哥叫你们现在马上调头离开。”

    薛应清皱眉问道:“我上哪儿去?”

    “北大营。”

    “开什么玩笑,那是军营,咱们能随便进去么?”

    “你们不用进去,到那附近就行。”赵正北说,“我跟弟兄们打过招呼了,你们在那附近,保证绝对安全。”

    薛应清立时反应过来,忙问:“什么意思,前面怎么了?”

    赵正北从袖口里顺出一把大沽造镜面儿匣子,低声说:“我也不知道是打哪儿来的消息,但我哥说了,待会儿抬棺上山,半路有坎儿,叫你们抓紧离开!”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