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整治吏治处罚贪官都那么狠辣了,可不还是有人要贪吗?
赈灾粮?那算什么,我当上了官,又饿不死我,反正背后有国家养着我,至于那些平民百姓,死了就死了呗。
“而且这一切的前提,是陛下整治吏治之后的,收敛之后的官员。”
“三斤米熬制一锅粥,能让十人一天至少不会饿死,那么这四十万灾民每天就要吃掉一千石的米。”
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但却不能否认,因为这就是发生在历史上的事情。
“当然,这一万石只是一个夸张的数字,三四千石就差不多了,我们还是要以最坏的打算去计算这件事情。”
李世民怒道:“难不成朕就看着自己的子民活活饿死,甚至因此造反吗?”
李世民知道灾荒很严重,知道没有朝廷救济粮之后,地方会面临的巨大灾难,可当听到十万石的米到了地方只能剩下一半,十个人一天吃三斤米才不至于饿死的时候,李世民内心难掩的悲愤。
“沿途押送官员贪污,到了地方转运司,必然会被察觉,这种时候,要么拿出一部分粮食堵住他们的嘴,要么就是被告上长安判死罪,父皇觉得这些人会如何做?”
“也就是说这假设的五万石的米,可以让地方吃一个半月。”
李世民脸色难看:“那自然是保命!”
林恒继续说道:“转运司有转运使、副使以及下面的官员,而他们手下再小一级的转运司,还会再拿好处,我们直接跳到最终到负责发放地方赈灾粮的官员这里,这之中的损耗,差不多是两万石。”
他随即望向林恒,嗓音干涩开口问道:“恒儿,此事你可有办法?”
这些林恒这样一个商贾中说出的冰冷数字,千里之外的山东山西河南,正有着无数灾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林恒笑着说道:“没结束呢,地方官僚跟当地富户关系很密切啊,难道他们不会再赈灾粮上动手?只要他们将赈灾粮拿出一部分,转交给富户,就能拿到比平时多十倍甚至二十倍的钱,如此大的利益,陛下觉得他们会不会动手?”
“赈灾粮一下发,地方贪污必然大盛,原本的五万石粮食,甚至可能会因此更少,而且不止山东,河南、山西一带也需要粮食,我们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损耗。”
“儿臣并无此意,我们要解决的,是地方粮价的问题。”
“粮价大涨,为了活命,山东地方灾民会卖屋卖房,为奴为婢,只为换的一口吃的,这些人需要救济,但不多。”
林恒缓缓开口道:“赈灾粮经过这样的程序到达灾民手中,假设是五万石。”
李世民顿时皱起眉头:“一万石?他们敢!若是被朕得知,必然要诛他九族!”
一旁的陈正闻言,吓得浑身都在发抖,急忙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河南山西一带,甚至山东地方富户、地主等等,必有存粮,但他们是想借着粮价升高而从中谋利,因此搜刮了市面上的大部分粮食囤货居奇!”
“除非将粮价打下来,否则地方赈灾官员都可能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来搏一搏利益,更何况那些背靠巨大势力的家族?”
“为今之计,只有一法,或可解决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