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朱雀国为什么会赢(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原因太多,高翰文反复权衡了能够想到的所有原因的权重,才开始写到。

    第一条,就是莫卧儿帝国本身的边防与动员机制问题。

    天竺半岛,东边是恒河三角洲,几乎是一片沼泽烂地,既不利于农业也不利于行军属于难守难功。东北边是高原高山峡谷地形,占据一个要地就是卡死几片大山的行军动向,完完全全的易守难攻。往外就是东吁王朝的势力范围。东吁王朝早些年间与莫卧儿帝国有些冲突,但往后早就罢兵上百年了。

    可以说,正是因为足够烂,整个莫卧儿帝国东边几乎是太平无事上百年,就算有也是小股土匪暴动,都不用去攻打,土匪劫掠完了自然回走。不走难道还能再经常发洪水的河滩沼泽里种粮食吗?有这勤劳也不会去当土匪了。

    而莫卧儿帝国真正的粮仓与大后方则是顺着恒河网上的恒河冲击平原,京师德里就在这个巨大的平原中心位置。

    百余年的太平无事,导致就算东北边患,也习惯性地以为是一股强大的土匪而已,等土匪抢完自然就会退去。

    而朝廷想要加征税赋边响自然是困难重重,因为京师就在恒河平原上,导致整个恒河平原的豪绅全部聚集在京师德里,谁敢加税,几乎立刻就能组织反对。朝廷加税的方案还没出来,人家抗税的步骤已经开始实施了。

    当然这么干也不能全怪这帮京师豪绅不体谅国情。因为莫卧儿帝国完整地继承了蒙古帝国的包税制,一旦发现下面还能加税,那基本加上去就不会调下来的。既然能交税,爱交税,那自然有交不完的税。大家心里都是明镜,谁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啊。

    这就导致天竺东北已经乱成一锅粥,整个京师还在一片歌舞升平。谁敢提东北局势恶化,谁就是天下百姓的罪人。

    更糟糕的是莫卧儿帝国内部皇帝刚刚执政,摄政王的威望还未散去,几乎是双头领导。谁这个时候敢去报战败几乎要面临皇帝与摄政王的双重绞杀。皇帝嫌弃败将损失颜面,摄政王正好拿着倒霉蛋杀人立威。

    这一连串因素下面,就给了朱雀国一个以快打慢的契机。他们先占领恒河三角洲出海口,然后与东吁王朝合作占领了天竺半岛东北高原高山。只给莫卧儿帝国留了最后一道防线粉饰太平。

    然后暂停军事三个月,麻痹莫卧儿帝国高层,让他们以为朱雀国只是大号土匪,接着奏乐接着舞,然后就是最后的雷霆一击。因为整个恒河平原几乎都是一马平川的。朱雀国的大军攻破最后一道关口后几乎是倾斜而出,根本没有去管沿途的城镇,直接绕过五座城池直奔莫卧儿帝国的京师,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停火的三个月期间,朱雀国甚至还在跟莫卧儿帝国的边军做商贸,还一度哭穷,要了一万斤粮食的接济。当然,借口是有了粮就会退去。能吃饱谁还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讨生活啊。不管别人信不信,莫卧儿帝国的边军在收到一千两黄金的回扣后就信了,结局就是当大军攻打最后关口时,眼看事情败露,帝国的守将只坚持了一个时辰就立刻改弦更张,改旗易帜了。

    ?  ?多谢多谢书友lhpdw的推荐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