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东林书院(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近杭州一些儒学世家在商贸中挣钱了开启了保守派回潮,这不为了跟新学打擂台,效仿北宋龟山书院,建立了杭州的东林书院,更是直接打出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门联。

    这事还是高翰文促成的,与其扰乱市场,不如正经辩经,只要不跑题就行。

    其实原本是参考新学两个大学堂,建立东林、格物两大书院好打擂台的。

    但很显然,格物书院开不起。参考天理大学堂里面的设备,没有十来万两银子根本别想开工,但如果是连温度计、气压计、天平秤等基础工具都没有,怎么格物呢?

    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强调正心格物,只要正心自然就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那么格物跟传统的儒学也没什么实质区别了,正心修心就完事了。

    为了不自取其辱,就剩下一个东林书院了。

    那么这个擂台要怎么打呢?东林书院现在一共也就二十来人,靠自身肯定是不行的了。

    哪怕其中不乏世家大族的倾力支持,这种只花销不赚钱的买卖,真的是很难持续的。

    连续三次到城门施粥后就暂停了,还不如一直坚持施粥的几个教门宫观寺庙。

    东林书院以挽救人心败坏为己任,自然很快就注意到河南发生的事情了。

    因为河南都律柳常青正在大力推广全体河南官吏差役全心全意造福百姓、布施仁义。

    这才是真的儒学走进现实了,虽然有些别扭,儒学竟然要靠基督徒来践行,多少有些伤祖宗颜面了。

    但目前看来也只有如此了。因为在大明也仅有河南一地才需要全体官吏差役天天唱诵论语来造福百姓了。

    相比之下,浙江已经算是有可取之处了,虽然背弃儒学仁义,但老百姓好歹是生活改善。其他地方更是既没有仁义,又生活艰难了。
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东林书院(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