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昼夜潜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大管事提议(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点,邬启泰一算,两个月就能挣回来。

    贾亥的看他产量了。

    牵完头的第二天,杨仝就找到了莫杵榆,他也希望租块地,希望榆哥帮忙牵头。

    “你缝纫机做出来了?”莫杵榆问。

    “诶,这段时间回去就倒腾,可算做出来了,榆哥要不要看看?”

    莫杵榆点头,去了一趟杨仝家,看到还很粗糙的缝纫机,不免一笑。

    倒不是嘲笑,毕竟跟现世的缝纫机相比,这木架子的确很粗糙。

    他上前检查了部件,发现这王铁匠的做工的确不错,没有随便应付。

    见已挂上线头,他便试了试,发现稳固也没问题,就是有些卡顿,不过踩顺了,匀速下较为流畅,忽快忽慢才会有卡顿。

    这就需要人跟器械磨合一下了,不是一下就能上手的。

    “可以,等会我带你找大管事,另外跟王铁匠说好啊,不然他产量跟不上,你也做不了。”

    杨仝忙道:“已经说了,他说钱到位就没问题。”

    莫杵榆点头,就让杨仝扛着缝纫机去找大管事。

    “你还真多事!”

    大管事一早见两人,不由哭笑不得。

    但见杨仝演示缝纫机后,他眼睛都瞪大了!

    “你教的?”大管事看着莫杵榆。

    莫杵榆这次没摇头,点头道:“算是。”

    大管事苦笑,继而道:“贾亥隔壁那块地如何。”

    莫杵榆摇头:“离火太近,河渠对面吧。”

    大管事琢磨片刻,点头道:“也好,这次我就不去了,交给李勿。”

    李勿很快过来,带着杨仝去村南了。

    莫杵榆也要离开,大管事突然叫住他。

    “大管事还有何事?”

    大管事怔怔的看了莫杵榆半响,忽然问道:“可知为何此地没有里正?”

    莫杵榆摇头故作不知。

    大管事笑道:“其实有没有都无碍,河口不同于其余乡野有乡绅,这里除了孙家没人能镇得住,但孙家的里正已有不少,再让孙家人做恐招人极恨,故而没设立,如今我想设一个。”

    “我?”莫杵榆皱眉问。

    大管事点头:“你无须担心事多,大小事务依然交给孙庄,只是这牵头的事,我看不会到此为止,再有此类事你选好址,让李勿送我这过目即可。”

    莫杵榆思索良久,点头道:“不弃我年幼,我便做。”

    大管事笑道:“如今谁还敢小视榆哥你啊!”

    莫杵榆变化很大,却没给人一种唐突之感,很有一种经历绝境之后的觉悟。

    因为他的关系河口村民日子改善了不少,他完全有这资格。

    再说,还有三娃铺垫了一年的老神仙呢!

    世间有高人,如神阙!

    普通人不知神阙,而知的人,只觉神阙无所不能。

    有神阙路经河口,点化榆哥,被少数人给认定了,其一便是孙大管事。

    在他看来这就是神阙的弟子,与他交好,有利无害,这不,当天傍晚,五个崭新的怀表就出现在他书房里。

    拿起一个个揣摩,孙大管事是爱不释手啊!

    一旁亲信道:“此物我也觉价值非凡,必受京师贵胄所喜爱,可大管事何不……”

    大管事突然冷冷的斜了亲信一眼,吓得他不敢说出后话。

    大管事把玩着怀表道:“我知你胆子还大不到逼问制法的地步,只是觉为何多花七贯,哪怕是压倒六贯榆哥也能同意,却不知,我转手二三十贯,多的是人抢,表盖挂包做精细些,甚至能卖上百贯,大头我已占尽,不让利,你真以为他不能卖给别人!”

    “大管事教训的是,是小的浅薄了!”

    “还不去将匠人请来。”

    “可已入夜……”

    “入夜就不能做了?把灯明亮了,今夜必须完工,明日一早我就要带走。”

    “小的这就去。”

    各种上好木料与皮革大管事早已准备好,就等人按寸尺现做。

    孙大管事也没闲着,将怀表使用方法书写详细,随后又抄录了四张。

    翌日起来,发现表盖和挂包都已经做好。

    表盖只是用上好木材细磨,连漆也没刷,也没雕工,显得十分朴实与低调。

    “若再给些时日,我可将表盖镂空,配上梅兰竹菊更显雅致。”雕刻师傅道。

    “不,这就好,你这些技艺稍后有的是地方施展,就怕你忙不过来。”

    孙大管事将五个装有成品怀表的挂包,分装在五个锦盒中,乘坐马车直奔济州府。

    寒露已过,霜降将临,霜降后就是立冬,天气越来越冷。

    莫家大大小小都换上了新衣。

    新的纯麻织物虽不柔软,胜在肤触温余,只需内外两件即可抵御这边天气。

    为了不弄脏新衣服,莠儿是格外小心翼翼。

    即便莫杵榆让许氏做了袖笼和围裙,且是耐脏的深蓝色,但那也是新的啊,莠儿不舍弄脏,为此又把破衣服披在外面。

    “客人看了笑话。”莫杵榆道。

    莠儿嬉笑道:“回头俺上小摊就脱。”

    莫杵榆也就由她了。

    许氏倒是愁眉苦脸道:“赶上了秋季,可赶不上冬季了,回头得请人多做几套厚衣裳。”

    许氏一个人为九个人做衣服,能在秋末赶出来已属不易。

    莫杵榆道:“娘要舍不得花钱,我等会把杨叔刚做好的缝纫机给你搬来。”

    “缝纫机?那是何物?”许氏不仅。

    “缝衣服用的。”

    莫杵榆没有过多解释,忙完了鱼汤,这才去了一趟杨仝家。

    杨仝媳妇早用上缝纫机了,但却没声张,他家也没什么好衣物,杨仝在莫杵榆这里挣了点工钱,她就忙着给家里置办过冬的衣裳被褥,他家六口人,也够忙活挺久了。

    杨仝的缝纫机目前就两台,试手那台最老的他妻子用着,另一台就是给孙大管事展示的成品,目前还在制作第三台,不过白天要在莫杵榆那上工,只有晚上一两个时辰做,没这么快。

    莫杵榆说明来意,杨仝直接将成品送给他。

    莫杵榆也不拒绝,就当学费了。

    杨仝为人并不好爽,也就对榆哥如此,其余人没个一两贯啊,休想。

    另一方面,莫广柱可是回来了。

    不巴结好榆哥,他转头让自己爹做,那自己还吃啥?

    不怕榆哥有需求,就怕你给啥他都不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